牛奶当中含有丰富的营养,适当喝牛奶可以为人体补充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有益身体健康,牛奶通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牛奶的看法不一。5月6日,一项涵盖超50万中国人、历时11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更高的乳制品摄入量,与更高的肝癌、女性乳腺癌以及淋巴瘤风险有关。该研究由来自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等的研究者联合发表于BMC Medicine上。
“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这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经典牛奶宣传语。常喝牛奶有益于健康,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大力推广喝牛奶的益处,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天天喝奶。
“你怎么还天天喝牛奶,不怕糖尿病恶化啊。”
隔壁一邻居这才娓娓道来,为什么不喝牛奶,原来是她看到一篇文章说牛奶内的含糖量非常高,喝了之后很容易会导致血糖升高。文章写得有理有据,让她犯了难。
糖尿病尚且如此,更别说癌症了。癌症是全球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21年12月30日,发表在《JAMA 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上升至1000万,新发病例数跃升至2300多万。在中国,每年有超过40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约300万的癌症死亡病例。其中,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是高发癌症。
然而,关于食用乳制品与癌症风险之间的联系却得出了不一样的研究结果。为了确定乳制品是否会对中国人群的癌症风险产生不同影响,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中国嘉道理生物库中510146名30至79岁参与者的数据,其中59%为女性,41%为男性。所有人均没有患癌史,并在入组时完成了一份关于不同食品(包括乳制品)食用频率的调查问卷。随后,研究人员将他们分为三组:经常食用乳制品组(每周至少一次)、每月食用乳制品组,以及从不或很少食用乳制品组(非食用者)。
研究人员发现,乳制品摄入与总体癌症风险显著相关。经常食用乳制品的人患肝癌和乳腺癌的风险明显更高。每天每摄入50克,风险分别增加12%和17%;经常食用乳制品还与淋巴瘤风险增加相关,但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意义。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这些研究结果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但有几种可能的生物学机制可以解释这些关联:
第一,更多的乳制品消费可能会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水平,这会促进细胞增殖,并与多种癌症的较高风险有关。
第二,牛奶中存在的女性性激素(如雌激素和黄体酮)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而乳制品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第三,对于大多数不能产生足够乳糖酶的中国人来说,乳制品也可能被分解成影响癌症风险的产物。
牛奶是生活中常见的饮品。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和钙,增强人体的体质,提高免疫力。然而,无论是什么,物极必反,过量饮用也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即便如此,在喝牛奶这件事上还是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声音,褒贬不一,甚至还有人强烈反对喝牛奶。关于牛奶,我们这就来聊一聊它被人“戳”得最多的10件事。
1、喝牛奶有害健康,还会导致性早熟?
有传言说:牛奶中含有激素,大人喝了有害健康,小孩子喝了会性早熟!
真相是:并不会!
先说说激素,牛奶中的雌激素来源有2种,一种是牛奶本身含有的天然雌激素,这来源于奶牛产奶过程中的自然分泌;另一种是人为添加的雌激素,主要针对于不孕以及母牛生病治疗用的雌激素。
2、为啥要推荐喝奶?
因为我国大多数人饮奶都没喝够推荐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2015年我国城市人均牛奶摄入量只达到了2016版膳食指南推荐量的14%,农村更低。
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人饮奶都不够。牛奶是补钙的良好来源,如果长期奶摄入不足,可能会增加缺钙的风险。
3、每天一斤奶是否科学?
之所以推荐每天一斤奶,是因为对于钙需求量较高的特殊人群来说,即便每天坚持喝300毫升的牛奶仍然很难补够钙。比如正在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孕中晚期女性、乳母以及50岁以上人群。
如果每天饮奶300毫升,能够补充321毫克的钙,对于钙需求量较高的人群显然是不够的,意味着还需要从其他食物中摄入500~900毫克的钙。
总结:从补钙以及预防疾病的角度来说,每天300~500毫升的牛奶很有必要。如果你特别喜欢喝牛奶,每天要喝500毫升以上,那么更建议选择低脂奶,或者适量减少其他油脂的摄入,并且避免总能量超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