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
: Z) j/ H2 _6 s; Z% }
4 e' {6 `" L5 u2 S s 《沙地风情录》主要内容:沙地文化遗存极为丰富,江海交融的自然风物、弥足珍贵的人文景观、绚烂多彩的民间艺术、独具风韵的乡音俚语、古老而年轻的历史文化,所有这些都物化在沙地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传承于沙地的时令节俗、民俗文化风情等。 - C, i% S3 b* }+ {3 [/ U% N
0 Q% G/ m+ m( C+ D ?作者简介
8 i+ p( z* R" D: {
- R$ H& C$ ~$ t# d2 x1 c8 O: d陆欣,江苏启东人。中国华东修辞学会会员、江苏省语言学会会员,大学学历。从事教育、新闻宣传、地方党史、方志研究等工作。曾主编职业中学旅游专业《语文》教材(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学生礼仪读本》(上海百家出版社)《给家长的真诚建议》(江苏教育出版社)《拥有健康的心灵》(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等多部读物,著有散文集《教海探珠》(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沙地风情录》荟萃了作者多年来研究沙地民俗文化的成果。 - a) T. X- M5 g0 x+ v6 u5 o
0 P3 J7 M& v! t* z, @$ S
章节摘录
; e* i/ r5 y U) [! {& e3 v4 U
) f8 X8 V* P# d) i- T- d7 @据说,这“芦扉花布”为一位名叫棉三娘的巧妇所发明。相传棉三娘为句容人,不知何氏之女。她自幼聪颖,心灵手巧。三娘15岁时,句容闹瘟疫,其父得病而亡。因无钱葬父,三娘卖身给当地一乡绅为妾,受尽凌辱。崇祯十七年甲申,李自成攻破京都,明灭。句容战乱,三娘乱世跳出火坑,投身义军红娘子麾下。大顺永昌5月,李兵败西逃,三娘偕数十义军避缉捕,遁迹于吕四白水荡。其时白水荡沙滩孤悬,芦蒿丛生。逃难义军栖息荒滩,屯田耕作,种粮植棉,捕鱼煮盐,维持生计。三娘见当地沙民将粗糙芦苇碾压展平,裂成均匀苇篾,编织成芦席,于是就屡经斟酌琢磨将其移植机杼,织出了“蓝白相间、纹似芦扉、质地厚重、紧密耐着”的土布,当地沙民称之为“芦扉花布”。三娘将织布机陈设场头,悉心口授手传织布技法。一时,白水荡“自纺自织,家户习为恒业”。 “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日日织妇勤”,纺纱经布,浆纱染色,穿棕嵌扣。织机之上,手脚呼应,梭梭横穿,左右开弓,昼夜唧唧。当地老叟童稚襟、裙、衫、裤都用芦扉花布做面料。清顺治十五年,海盗骚扰白水荡,狼烟四起,生灵涂炭。三娘遭罹横祸,死于非命。为崇彰三娘,当地沙民筹资于古大安镇东建“棉三娘祠”一座。三娘虽长辞人世,然“芦扉花布”于沿海世代延续。20世纪以来, “芦扉花布”几度兴衰。随着我国民族工商业的振兴,它由家庭自给走向市场成为交易商品。 “芦扉花布”由布庄收购,成批销往大江南北、运河两岸,一度还曾占领东北市场,乃至远销南洋。过去,沙地种植的棉花主要为“紫秆鸡脚棉”和“青秆鸡脚棉”,因为开的是淡紫色花朵,所以人们称为“紫花” “沙花”。 “沙花”产量不高但质量不错,这为“芦扉花布”的编织奠定了基础。1956年,南通市郊的明代嘉靖年间墓中出土了一批棉织品,可见沙地纺织的盛况。解放后,沙地农民分得了田地,又换上了“岱字15号”等高产棉,在全国创造了“金山银山一担挑”的神话,棉花连年创高产,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夸奖。 1 g* H: F. G) _7 G! }8 b
" y6 ]$ {( f: L$ \: t《沙地风情录》:生活在沙地的人,俗称沙上一沙地音读“浪”人,那么,沙上人究竞从何而来?这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有人说,沙上人都是外来的移民。这话不错。但是同属沙地的人,其方言和习俗却也有些不同。可见,沙地居民的由来也是有区别的。……沙地文化遗存极为丰富,江海交融的自然风物、弥足珍贵的人文景观、绚烂多彩的民间艺术、独具风韵的乡音俚语、古老而年轻的历史文化,所有这些都物化在沙地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传承于沙地的时令节俗、民俗文化风情……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首先应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民俗。 A; ?% I0 ]1 `3 E
: K# L3 I! }/ g" V& |( m0 jpdf下载:
Z* L+ p- `6 d7 f&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