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启东县志》记载:当年,沙地启东乡村房屋以草房居多,瓦房较少。“草房都用木料构架,以芦苇秆编成芦笆,一以围于房之四周,作为墙壁;一以盖于房之顶上,再覆以稻草,作为屋顶。另有草瓦拼建之房,除屋顶不盖稻草而覆以瓦片外,其他均与草房相同。”那草瓦拼建之房,指的就是“冷摊瓦房”。1 l6 ~$ P" J7 X. ?
! i# H$ V0 T+ @& k. i
“冷摊瓦房”比起纯粹的三架头草屋来,固然强多了,但实质未改。只不过将那毛竹或细木制成的梁柱换成较粗的木头,三架头扩为小五架,增强了房屋的承载力,扩大了房屋的空间,椽子换成了木料,但四墙还是芦芭,只是那房屋顶上铺上了稀疏不密的瓦片。瓦片之间略垫过一点,只求下雨天不漏雨。因此,沙民戏称“一万(片)散三间”。这种“冷摊瓦房”,是沙地民居由草屋向瓦屋过渡的形态,成为那个时代沙地建筑的一种“特产”。# w- C# p u: A3 _1 h' C
/ X8 S( K& T! t1 o, V" n# {" {7 I6 s: | 沙地殷实人家的住房,往往是四汀宅沟与独家院,建筑和布局十分讲究。墙基夯得尤为结实,一般开2尺深的墙沟,用石夯来回多次夯砖屑,然后在离地面一尺左右深处砌墙脚。山墙用梁穿板把5根柱头连接起来,上下2条“穿梁”,中间或砌砖头或安置木板。横梁用直径20公分以上木头,与柱头的接口处用托基增加接触面积,加大负载力。椽子的间隔与望砖长度一致,粗椽子、小望砖。梁柱、托基、椽子上足桐油后才使用。望砖先浇浆打线后才上屋顶。摊瓦时,瓦片上的三条槽线是参差的界线,斜度很小,瓦箍头非常紧密,确保不漏风不渗雨不进雪。还用直楞板把每一行扣瓦、仰瓦排直,到檐头用石灰粉好瓦箍头,用黑墨描上统一的花纹。还将屋脊加高做成正脊,于屋脊的两端砌成栩栩如生的“哺鸡”,式样有“开口”“杨叶子”“龙口”等,屋脊的中部向阳一面还塑有“松鹤延年”“狮子踩绣球”“鸳鸯戏水”等图案,使沙地民居顿生“飞檐翘角”的美感。旧时,房屋窗口少,有些人家屋顶还置玻璃天窗,俗称“明瓦”。
4 p( H7 N+ o5 m' V n! G2 w$ e. S/ v" V6 Z6 }2 z; p
沙地人住宅建筑布局,比较程式化的有这样几种:一种是南向房加建东西厢房,高度不超过朝南屋,称“三关厢房子”;一种是三关厢房子前边再建一排房子,称“门道屋”,由中间穿堂进出,称“四关厢房子”,“一颗印房子”;一种是三排南向房屋(称三进)加上东西两侧厢房,称“三进两场心”。这种布局结构,在启海沙地人的心目中,可算是比较大的宅院了。
, O! ]. c2 Z0 |
P/ p0 R# Q9 D: h3 Y' P, b% p' b. E 比较而言,沙地一般小家小户的住宅结构就简单得多了。一间是厨房,一间为卧室,俗称“一房一厨”。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殷实户,住房结构为三间,两边是厨房和卧室,中间作为客堂间,沙上人称“前头屋”。遇到婚丧寿诞等红白大事,就放在“前头屋”里进行庆典仪式、祭祀宴客等活动。每逢春节或祖宗祭日,沙民就在“前头屋”里挂上祖先画像,虔诚地上香斋供。农忙时“前头屋”则成为堆放农具和收获庄稼的仓库。有的人家,子孙繁衍,人口增多,就把一排房子扩建为五开间或七开间,甚至有九开间的,或再增建东西厢房。子孙分居,一般也按一房一厨标准分房,那堂屋就只好几家共用或合族使用。这样的堂屋被称为“公堂屋”。
J5 L1 K' K7 p
7 e4 a, |; i% A 随着沙地生产生活的发展和改善,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环洞舍和草屋开始被瓦房取代。民居普遍建成“三架头”“五路头”瓦房,建筑材料大多是草舍上拆下的杉木梁柱,椽子也都以杂木为主,不少还用小毛竹梢充当。分间墙上用黑色画出图形,山墙上还画上“三潭印月”“猛虎下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图案。住房的空间和径深也不断扩大,逐渐发展到“七路头房子”,桁料、门窗框多用水泥预制,墙体砌成“空斗墙”,下脚粉刷水泥,地面用砖铺成花纹形。改革开放后,沙地民居变化更快,先富裕起来的沙民纷纷造起了“两楼两底”或是“假三层”的简易楼房,尽管用料和工艺还不很讲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沙地民居建筑几乎都以楼房为主,而且越盖越漂亮,越讲究建筑质量。墙基和楼层之间采用了坚固的混凝土圈梁,走廊顶下安置坚固的“牛腿”。装潢也考究起来,“吊天面”“铺地坪”,内墙刷五彩涂料,还做护墙木板;外墙贴上彩色钢砖,安上不锈钢栏杆。至于那些造型新颖的小洋楼更是比比皆是,装潢考究,堪与别墅媲美。沙民先前期盼的“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理想早已成为现实。3 R, w& K, k6 \9 h- P& M. R2 u
7 X m3 J6 d E4 {+ Z Q1 Y
沙地民居的演进,是沙地农耕文明发展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沙地建筑文明的成就。
* P! R% {# N4 G' Q% M/ o7 n+ ]# F9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