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经开始了,很多家长在后台留言反映说,担心孩子在家里不学习、不做作业、不出门,就只知道玩电脑、iPad、手机。
那么,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网络?我们又该如何引导?今天就为家长们带来下面4招,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与其严防死守,不如理性思考
孩子对手机的渴望有错吗?
没错!其实,孩子对智能手机的渴望,是对外面的世界太好奇了。我们是没有办法把孩子完全隔离在一个没有网络的环境中的。
因为孩子一定会从别的地方,用他的方式获得手机来玩的。
借他人的玩——耗费自己的时间、情感等,以讨好建立社交关系而换取;
偷他人的玩——趁他人不知情、不注意时,私自取走他人财物;
抢他人的玩——以损害德性和良知的方式,“霸凌”他人获取财物;
接受馈赠玩——接受他人馈赠,而导致“被爱”认知的重新定义。
既然如此,我们在对待孩子玩手机游戏这个问题上,就不能采取过于强硬的措施。
与其严防死守,不如理性思考:如何帮助孩子理性解决问题,合理使用手机。
4招让孩子不再沉迷手机
1.约法三章,与孩子约定手机使用时间,犯规要有惩罚
➤ 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
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
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
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 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
对孩子要少说“不”,多说“可以”。
比如: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而是说“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
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 要把约定写在纸上,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
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
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绝对要承担。
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
➤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约法三章”的 “约”字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 提前提醒孩子
约定时间这件事其实经常让家长头疼,孩子说话不算数是常态。
有妈妈和孩子约定,每次玩手机不要超过20分钟,但到时间了把孩子从里面拔出来却异常艰难,甚至有时哭天抢地。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其实不难理解。我们要是看电影看到关键情节,当别人喊我吃饭,我们会怎么做?一定是喊一声:“等我看完这一段儿啊!”
所以,家长可以提前五分钟提醒孩子,有了心理准备,停下来就容易多了。
而且让他知道家长从来不禁止他玩这些东西,在这方面有安全感,停下来并不困难。
2.转移孩子注意力
分享一位妈妈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小故事:
有一天,东东像往常一样起床,吃完早餐后想玩手机,竟然发现手机上贴了一张小纸条:
妈妈从今天起对你的手机进行干涉,手机已经设置了密码,每天不定时更新。
你每天要完成表格里随意被挑选的3件家务,完成之后你会得到你的密码!
这项新规定将会持续3~4周,视情况做调整。
如果你接受,那就开始行动,中午12点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码了!
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东东当时又气又恼,一按手机就是输入密码的界面,加密的手机对东东来说毫无用处,他只好乖乖听从妈妈的安排。
他拎着一桶水,拿着拖把楼上楼下来回跑,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当他弯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时,发现桌脚粘着一张纸条:
不错哟,完成了第一件家务,请将自己的书桌整理干净吧!
当他将自己凌乱的书桌整理干净后,发现了桌子中心另一张纸条:
真棒,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请出门将垃圾倒了吧,你会找到你要的密码!
东东拿起家里的垃圾袋出门,隔壁开小卖部的阿姨喊住了他:
“东东啊,你妈给你留了张纸条,说12点前看见你拿着垃圾出门,这纸条就给你,12点后就作废。”
而纸条上写着的正是手机密码。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的新规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还养成了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
事实证明,一周后,东东不再对手机过分迷恋!
3.理性沟通,为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
父母如果长期忽视孩子、或者看不见孩子的努力与长处,经常打压、贬低孩子的自尊,那么孩子就会慢慢关上与父母的沟通之门,并陷入自卑、低价值感的心理漩涡。
从此,孩子把父母的关心视为“控制”,而父母也不知道为何孩子会变得“不可理喻”。而手机,正是能让孩子打开心扉的世界。
往往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家长看见孩子的长处,鼓励孩子的努力。
做孩子身后第一个为他鼓掌的人,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并让他知道可以对父母敞开心扉。这些都是走进孩子内心最重要的步骤。
4.家长要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不禁会说,我试过和孩子约定手机使用守则,但是没有用。
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那么,家中有两个小孩的请一视同仁,家长可以这样做:
①陪孩子时,不玩手机
当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无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证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
如果接到重要的工作电话,那应该先跟孩子说明并约定好打电话的时间。
比如说:“妈妈/爸爸很抱歉地告诉你,我现在有个很重要的工作电话需要去接,但是我保证20分钟后就会回来继续陪你,好吗?”
然后去书房或者阳台相对封闭的环境处理好,再回到孩子身边认真陪他。
那么,传达给孩子也是正面的反馈,而不是孩子以后有了手机就不再需要家长的陪伴了!
②家长态度要坚定,要让孩子看到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5.多陪伴孩子
孩子沉迷网游,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少家人的陪伴。
前段时间,我带女儿去商场的游乐园玩,旁边一位家长在专心地玩手机游戏,孩子在旁边喊:“妈妈,妈妈,能不能不要看手机了。”
换来的是妈妈的“嗯嗯”的敷衍回应,长期如此,孩子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回应和陪伴,便会有样学样地去网络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陪伴。
任何时候,我们的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效果,都必须建立在无条件的爱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
否则,无论我们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是多么的正确,对孩子的未来是多么的有价值,都难以实现我们教育的期望,也难对我们的孩子成长构成真正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