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不聊了,考完试再唠!”
“不玩了不玩了,我去备考了。”
“明天上课又要随堂考。”
这些透着无奈的话语你一定不陌生,不管你是学生党,还是已经毕业,一定被各种考试虐过!
举个例子,除了每学期的专业课考试,还有一些师范专业必考的教师资格证,会计专业逃不开的会计证,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等证书考试。
如果必要考试是专长还好,若恰好是自己的短板,着实令人头疼。但其中最苦最难的,恐怕是萌萌这类人了。
1
原以为大学读的是汉语言文学,终于可以摆脱英语的桎梏了,可萌萌终究是“太年轻”,过不了英语四级的及格线,连业都毕不了。
也许英语四级在很多同学眼中都是“小菜一碟”的存在,但萌萌偏偏对英语特别不感冒。这次,是她第二次“奋”战英语四级,但第二天就要考试的萌萌却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我明天要不要去考试呢?太纠结了。”
深知这一年中没有好好学习英语、英语水平只会退不会进的萌萌早就明白此行的结果,但是内心对“过线”的渴望又让她产生“也许能过”的错觉,萌萌的心理活动渐渐变成了对结果的怀疑,在“过”与“不过”间反复横跳。
很久没有睡眠障碍的萌萌,这天晚上失眠了。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如何,只记得四级成绩公布的那天,一向喜欢分享喜悦的她没有发朋友圈。
不过,我相信如果下一次考试前萌萌有所准备,她焦虑的点一定会进阶到岚岚的版本。
2
某大专三年级的岚岚现在已经是一名准应届毕业生了,为了寻找更多的可能,她毅然决然给自己选择了专升本的道路。
专升本一旦成功,就意味着岚岚在三年专科的学习基础上,还需要花费两年学习时间,来获取本科学位。但她说“就算总时长要多一年,我也觉得值得”,她是铁了心的。
考试在明年三月,但岚岚已经陷入焦虑。下个月就要填报的志愿让她想破了脑袋,她期盼着最后能够升入自己理想的本科院校,但又怕自己够不上“第一志愿”。
为了这个考试岚岚付出了很多努力,已经备考几个月的她,寒假也打算留在学校继续学习。
但就像很多研友一样,在考研前的一两个月也会产生焦虑情绪,害怕自己“不行”,假想如果得到最坏的结果怎么办。
不得不说,在影响情绪方面,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考试总有些相似之处。
但焦虑并不能给我们帮助,冷静下来,把焦虑当成考试的一部分,攻克他,才能提交一份完美答卷。未来也许无法把握,但我们可以把握当下的自己。
3
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将近两年之久的潘潘,终于等来了发展党员的机会。
潘潘记忆力特别好,舍友备考文学理论花了2天时间,潘潘一晚上就能把相关知识熟记于心。
大概知道自己记忆力还算不错,加之本身对党史比较熟悉,对于这次党校结业考试,潘潘也是不慌不忙。
但朋友发来的一条消息让潘潘陷入了焦虑,“刚把老师下午新发的50个知识点背完。”潘潘觉得朋友这么认真,反观自己,真的需要加把劲了,当下潘潘就开始背诵,并暗自下定决心要考过对方。
在背得烂熟于心之后,潘潘对党校结业考试的焦虑感就消失了,信心满满地进入了考场,果不其然,考试十分顺利。
事后,潘潘向朋友吐露了心声:“真的要谢谢你之前给我的紧迫感,如果当初我没有那么努力背,今天答题一定不能这么顺利。”
尽管潘潘的话听起来有点“吸引仇恨”,但同辈压力有时还真挺有效!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不少同学反馈疫情期间听网课竟然比平时更认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担心跟不上其他同学。
很多具有一定竞争性的考试,考前的煎熬也来自于强大的竞争对手,但如果像潘潘那样把压力转换成动力,等到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焦虑就会烟消云散了。
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考试的时候,都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感,但将焦虑化为动力,考试也就不再那么的可怕了。
你呢?每次考试前有什么感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