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
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就是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其实,标签效应在家庭教育中也会出现,而且情况更为严重。
由于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对于孩子的教育常常表现得过于急切。
孩子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就被放大,从而给孩子贴上了不好的“标签”。
比如,有些父母本来想通过言语来激励孩子更努力上进,但是由于不懂得正确的方式方法就经常把“真是笨蛋”“你就不是读书的料”等等这些负面的话说给孩子听。
时间长了,孩子就真的会产生自己确实不行的感受,自信心也就越来越差,学习成绩越来越糟,最后,任意放纵,破罐子破摔。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作为妈妈我怎么可能真的这样想孩子呢?我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更上进些罢了。
确实,没有哪个家长会真的希望孩子不好的,只不过就是爱之深责之切罢了!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语言有时候更具有杀伤力,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不管我们到底是怎么想的,结果恰恰就朝着我们说的那个方向发展了。
当然,有些孩子确实也可能真的会被刺激好,但是我们不可能拿孩子的健康和前途做赌注。
所以,我建议妈妈们一定要重视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能你不经意的一些话就真把孩子毁了。
既然是好心,那就多用正面的语言好好和孩子说,别动不动就说反话。
总是被家人贴这样的标签,别说是孩子了,就是咱们大人也受不了!
另外,老师相对于家长来说有更多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更能给孩子以正面的教育。
所以,咱们家长要多配合学校老师一起给孩子支持跟鼓励。
就算孩子暂时表现得不是那么好,我们也不要给他们随便贴上“没出息”“笨蛋”“这辈子就这样了”等等这些负面的标签。
否则一旦孩子真的放弃自己、放弃努力的时候我们后悔也来不及,做再多补救也无济于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