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孩子的“不当行为”其实是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在提醒我们大人注意他们,注意他们未被满足的情绪,关注他们的纠结。孩子的表达方式虽然不恰当,但是他们内心的诉求是真实的。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学会识别孩子的不当行为,并解读其背后的真实需求,然后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予以有效的帮助。
我今天就是不想自己睡,你陪我!”
“我今天不想去幼儿园!”
“我就是要穿着睡衣出去!”
这些话似曾相识吧?听到这些,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赶快应付这些现象,解决这些问题:
“都这么大了还让妈妈陪,你之前不是自己睡得挺好的吗?”
“不行啊,爸爸、妈妈今天要上班,你不去幼儿园谁陪你啊?”
“哪有穿睡衣出去的?你看谁这么穿啊,多难看。”
对于孩子,我们习惯把更多的焦点放在如何纠正孩子的行为上,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更像是医生,习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做,往往容易忽略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情感,到头来不理解孩子为什么变得这么无理取闹或不可理喻。
孩子的语言发展或情绪特点决定了他们还无法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他们的感受或需求,所以,需要我们来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
1
体会和接纳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
儿子是一个恐龙迷,每到周末都会让我带他到书店看恐龙书。一次,他指着一本书告诉我里面的内容是错误的,明明是吃肉的恐龙却写成是吃植物的,再仔细看,这本书里的错误似乎不止这一处。临走时,他想要买这本书。如果按照成人的价值观,这本书肯定是不值得买的,一本漏洞百出的书为什么要买回家呢?
作为妈妈,我了解我的儿子,我知道他在刚刚挑出的错误中找到了成就感,他的观察力和质疑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就像是我们看到小婴儿哭了时会去判断他是不是饿了、尿了、不舒服了,孩子的需求也是一样,很多相同的行为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起因和目的。
一位妈妈曾经问我,她的女儿最近晚上睡觉前总是找各种茬儿来哭闹,自己最近本来就很忙、很累,实在是有些招架不住。
单说选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就能把人气到无语,自己选不行,妈妈帮着选也不行,“谁让你给我选的?”“你就知道让我选,为什么是我选?”面对这种无理取闹,她的耐心也被消磨贻尽。
面对这种情况,是不是应该和孩子约定一下选衣服的规则呢?是不是应该给孩子讲讲控制情绪的故事呢?恐怕做了这些工作也不会有太多效果。
因为孩子背后隐藏的真实需求更可能是想引起妈妈的关注。这位妈妈新开的工作室在装修,最近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孩子不满妈妈在家里忙着接电话、谈事情。她把这种不满用“闹事”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认同孩子的感受,“妈妈最近陪的少,你不开心了。”
其次,向孩子解释妈妈最近为什么陪她少,在忙什么,请求她的理解和支持,在解释时更多的是向孩子传递出妈妈在做自己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再次,陪伴时间虽少,可以提高陪伴的质量,和孩子之间保持亲密;
最后,经常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心情和想法,引导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不满了。
另外一位妈妈的困惑是孩子最近总爱“使坏”,把米饭粒粘到她的头上,到她的怀里放屁,拿起胡萝卜扔她。。。。貌似每一个行为都不那么礼貌,这种情况是应该严肃的告诉孩子“不能没有礼貌”呢?还是要去思考孩子是不是被惯坏了呢?
玩是孩子的天性,当一个男孩子没有得到足够对抗类游戏的机会、没有疯玩够的时候他会不会向自己最亲密的人发出信号呢?
这位妈妈可以和爸爸、孩子一起玩玩打仗游戏、一起疯闹几次,孩子的内心满足了,自然不会通过那些“使坏”的方式来索取这种需求了。
2
体会和接纳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感受
两位好朋友妈妈带着各自的孩子在拼乐高,其中一个孩子突然推倒了另一个孩子搭好的积木。妈妈觉得很过意不去,这个时候应该责备孩子怎么可以这样做吗?
如果这位妈妈回忆起自己走向孩子积木时的情景,她就可以理解孩子的这个举动,她是兴高采烈的走向朋友孩子的积木,并且要表示赞赏的。她的儿子看到这一幕,很不开心的推倒了那个孩子的积木。
所以,孩子偶尔一次的破坏行为,并不是孩子就暴力了或是使坏了,只有在接纳和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后再去相对应解决表面的这些问题才能达到效果。
3
亲子沟通是一切的基础
无论怎样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唯有亲子沟通才是基础,没有亲密关系的父母与孩子,是不可能很好的形成约定与界限关系的。
经常和孩子聊天、沟通,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直觉,更加坦然的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
和孩子选择一个时间聊聊今天发生的事情,开心的和不开心的,聊聊你今天遇到某一件事情的感受,这些在示范给孩子每个人都有情绪,每个人都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慢慢地,孩子也会将这种方式内化,开始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在聊天时告诉你他的一些真实感受或需求时,可以不失时机地赞赏孩子“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所以,仔细体会,你或许会发现:孩子推了别的小朋友,并不是他有多暴力,仅仅是因为他想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孩子见人害羞,并不是他有多胆小,仅仅是因为他又长大了,懂得了一种叫做“害羞”的情绪。
孩子说东又说西,并不是他想折腾你,仅仅是因为他现在很矛盾,不知道该怎样做出选择。
之后,不管是想引起注意,还是嫉妒、害羞和矛盾,我们都可以和孩子坐下来聊一聊,相信他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和表达方式。
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看似复杂,其实是一种简单的育儿态度。
为什么一定要认为孩子有各种问题?没有礼貌、无理取闹、有暴力倾向、不体谅人。。。。
为什么不去了解一下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他们是在用他们尚且稚嫩的方式在向我们发出信号,告诉我们:
我喜欢和小朋友蹦蹦跳跳
也喜欢和你们打打闹闹
我喜欢被接纳、喜欢被关注、喜欢在我不听话的时候仍然能感受到被你们的爱所拥抱。
养育孩子不是赛跑,尤其是出现冲突、问题的时候,慢,才是快。慢下来,多一点觉察,多一点看见。
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拥抱,一句“我爱你”就能解决问题。因为这直接应对的是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这比大声的吼叫和斥责更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