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初期,很多孩子都会对幼儿园有些抵触,或者是有些宝宝前几天还每天开开心心的,过了段时间像是突然反应过来一样,开始抵触上幼儿园。
孩子抵触上幼儿园,大多是这三个原因,家长可以对照处理。
第一种原因:孩子初入幼儿园,感到陌生,没有安全感
孩子从家里进入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没有安全感,很容易就会产生抵触的情绪,这种情况常见于刚入园的小宝宝。
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这样做:
安抚孩子的情绪。
不论是面对陌生的环境,还是与家长的分离,都会让孩子感到不同程度的焦虑,孩子会本能地通过哭闹等方式来抵抗。作为家长,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可以通过拥抱、拍后背的方式安抚孩子。
帮助孩子熟悉环境。
入园前,可以带宝宝提前逛逛校园,参加体验课等,帮孩子熟悉在学校上课、吃饭、睡觉、上厕所等场景,还可以为孩子准备熟悉的物品,如小玩偶等带入园区。
帮老师了解孩子。
写一份简单的“自我介绍”交给老师,帮助老师快速了解孩子,建立信任感。
巧妙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
入园前,就可以有意识地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比如跟孩子约定一个分离仪式,拥抱、亲吻都可以,并且约定相聚的时间,让宝宝明白自己和爸爸妈妈只是暂时分开。
还有一点家长要注意,跟孩子做完分离仪式后一定要坚定地离开,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舍不得走,避免宝宝把哭闹作为不上幼儿园的一种手段。
总之,从陌生到熟悉,需要一个过程,巧妙应用这些方法,能帮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第二种原因:能力还没培养好,无法融入幼儿园生活,产生了挫败感。
当孩子逐渐熟悉幼儿园后,他们会面临新的挑战,比如要听懂老师的指令、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主动表达想法、自己吃饭上厕所等。如果孩子做不到这些事,很容易想逃避,不愿意上幼儿园了。为了避免或者缓解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这样做:
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家少包办替代,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孩子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的独立性。
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讨论幼儿园里的场景,教他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让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地表达出来。比如:当感到口渴时,要说:“老师,我想喝水。”当有尿意或便意时,要说:“老师,我想上厕所。”当不舒服时,要说:“老师,我难受。”
帮孩子培养社交能力。多创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发展孩子的社会性和自信心,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和换位思考的能力,能让孩子更合群,更愿意与人交往,也就更喜欢幼儿园。
帮孩子培养在幼儿园生活的能力,会让孩子更有自信,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对上幼儿园这件事也就不会再抵触了。
第三种原因:孩子被批评或者被欺负了,想要逃离幼儿园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原本好好地上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突然间又哭喊着不愿意去了。这时,家长需要留心孩子是不是被欺负、被孤立、被批评了,想弄清状况,家长可以这样做:
跟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日常孩子跟谁玩,情绪怎么样,有没有表现出很害怕谁?孩子的脸上往往藏不住事儿,如果老师多加关注,很容易就能发现端倪。
留心孩子回家后的表现,适时跟孩子沟通。多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开不开心,有没有什么事情觉得很难办。有时候,孩子被推搡抢玩具、不睡午觉被批评,或者老师布置了让孩子觉得难的任务,都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很大,不愿去幼儿园。家长及时了解情况,就更有机会帮孩子打开心结。
教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比如什么是隐私部位,哪些地方充满了危险,不能靠近或触碰,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跟老师和家长说,等等。
处理孩子在学校的特殊情况,除了要善用沟通的方法,更要在日常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感情,这样,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才会主动向家长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