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是人生之路必经的关卡,但有一种病,它与病毒无关,它与生俱来,每个人生下来就会携带,它就是“癌细胞”。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近10多年来,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会患癌?是人为导致的吗?
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是人为导致吗?专家揭露真相,结果很意外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樊代明教授认为,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身上就带有癌细胞:大家都知道,与正常细胞不同,癌细胞的生长模式是不可控的,一旦失去控制,它会迅速扩张,无限繁殖下去,直至长出肿瘤,成为我们口中的“癌”。
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得癌,就是因为老年人启动各个器官的增生机制,共同抗击衰老,给了体内癌细胞机会的结果。但当身体无法阻止细胞癌变时,就会得癌,癌细胞开始无节制消耗人体的营养,最终导致死亡。
我们的细胞不断的在生长,分裂繁衍,每年新生长的细胞多大100多亿个,出现癌细胞也在意料之中,因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些发生错误异变的细胞就癌细胞,或者称之为癌前细胞。
这些细胞想要生殖繁衍,就需要能量的提供,同时又会对正常细胞进行攻击,这时候人体的免疫力就会出来救场,把这些癌细胞给打趴下了,然后这些癌细胞就没有可能会发展下去,也就不会患上癌症。
一个人之所以比另一个人更容易得癌症,主要由三方面的原因造成
(1)家族遗传,遗传基因的特异性,导致了有些人的细胞更容易分化出某种“癌细胞”;
(2)年龄增长,细胞“更新换代”的次数越多,产生“异类分子”的可能性就越大。据统计,人类癌症发病的高峰是在80岁前后;
(3)环境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污染,会伤害我们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造成这些细胞、组织和器官总是处在反反复复的修复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异己分子”——癌细胞。
癌症高发,预防癌症,听听专家医生怎么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防患于未然
摒弁不民的生活习惯、有的放矢地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吴孟超院士现身指出:运动有利健康,他就时常散散步、打打拳,80高龄在手术台前一站还是几个小时,他一生和无数肝病患者打交道而不曾被传染上,秘诀极其简单。
“洗手,饭前洗手”,千万莫小觑这些小习惯,吴孟超院士曾医治过一位北京肝癌病人,治疗结束后病人住在一家宾馆,平时没事他就去遛马路,流连在各式小吃摊前,不久染上暴发性肝炎,抢救不过来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将癌症”防患于未然”?吴孟超院士特别细心的给出了十点“防癌处方”:
著名肿瘤免疫学家巴德年:“从不吃保健品,想不得癌就少生气”
虽然巴德年是免疫学方面的专家,但是我从来不建议大家随意去吃一些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因为健康不是靠吃药吃出来的。
巴德年的防癌秘籍只有一条,就是“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对健康和提升免疫力非常关键。
人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压抑、烦躁等负面情绪状态下,很容易导致压力激素水平上升,时间久了,对人的免疫系统有很大的影响,这时癌症就有可能“趁虚而入”。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不知道啥时候得癌,所以每年体检
孙院士在临床上工作过半个多世纪,看见过有一颗尖锐的牙,它长期刺激病人的颊黏膜,结果后来就发生了黏膜癌变。有些长期慢性刺激也可能演变为癌症,比如抽烟以后呼吸道长期的慢性感染,就可能会变成肺癌。
所以痰里查到有些不正常的细胞,应当及早治疗,把住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这一关,是降低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癌症是有预兆的,常见的包括:
● 频繁剧烈干咳、咳痰、痰中带血;
●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不痛不痒肿块,在短时间内快速变大;
● 大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便血等;
● 不明原因的出血,比如阴道出血、鼻子出血、排尿出血等;
● 食欲不振、浑身乏力,短时间内体重下降幅度很大。
今天给大家分享这几位专门研究癌症的科学院士的防癌,真心希望通过它们的防癌处方,能帮助更多人了解癌症,预防癌症,让“癌症”远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