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即月经,被称为女性健康的“晴雨表”,与女性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等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有些女性会发现,“大姨妈”刚走没几天又来了,这让不少女性焦虑不已。事实上,临床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其很有可能是因为排卵期出血。那么,排卵期出血到底是什么?哪些原因会导致排卵期出血?出现排卵期出血是否需要治疗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排卵期出血到底是什么。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姚丽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女性在生育年龄,一般情况下每个月都会有一颗卵子排出来,如果这颗卵子没有与精子“相遇”成受精卵,那么增厚的子宫内膜将从子宫腔排除,形成月经,如此周而复始。一般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大约是28~30天,但有一些女性,她们却在两次月经的中间,即排卵期前后,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但这一次的月经却又与往常不太一样,它出血时间较短,出血量也相对较少,这看似月经的阴道出血,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月经,而是一种异常出血,称之为排卵期出血。
引发排卵期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华龙网介绍了其中3个比较常见的原因:
1、压力过大。压力过大或情绪波动较大引起的内分泌失调,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无法支撑子宫内膜的发育,引起内膜脱落,造成规律性出血。
2、雌激素水平下降。排卵期卵泡成熟排出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到无法维持子宫内膜生长的状态,引起内膜脱落,造成少量出血。
3、某些生殖系统疾病或妇科炎症。
那么,如果发生排卵期出血,是否需要接受治疗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妇产科门诊主任杨慧芝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表示,一般情况下,排卵期出血量极少,对个人生活无影响,不必治疗。如出血量多,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的,年纪在20~40岁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少量雌激素,维持雌激素的稳定性。40岁以上但未绝经的女性,不主张患者补充雌激素。虽然普通的排卵期出血并不影响健康,但还是应该注意调理身体。杨慧芝指出,排卵期出血时,可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水果,不宜进行太剧烈的运动,注意作息时间。若出血量较多,跟正常月经量一般,且会断断续续出现,或时间超过7天,就需到医院做一次相应的妇科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