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到改革开放以前南通人过江迁徙到对岸的上海意义是很小的。一方面南通相对上海不算战略要地,本身没有大的战乱,相对安全。另一方面南通作为先发的近代工业城市在江苏改革开放以前GDP总量甚至一度占据榜首,经济底子不差,加之缺少过江通道,交通不便,南通本地居民缺少到对岸上海谋生的动力。所以上海的所谓“本地人”以原住民和苏南浙北安徽山东和江苏盐城以北地区(徐州淮海一代战争频发)移民为主。如今上海的南通人更多的是改革开放以后迁移过去的,这种趋势从国家开发浦东开始,直到苏通大桥建成后的10年内达到顶峰。这种趋势随着上海房价高涨和南通经济加快发展也慢慢消减。从改革开放到苏通大桥建成整个南通的发展相比苏南地区都是滞后的。
0 ^8 o3 u9 ?; b! X5 z. g; W
9 ]# f! s" h! x4 D1 r1 o- |例外的是南通下辖县级市启东海门和曾经的崇明,这里很多人以出海为生,渡过长江到达上海的启海人就非常多了,这种情况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上海地区也有很多人会迁徙到南通,不少是为了开发并占据有利的出海位置和渔场。这种双向迁徙早在民国以前就有了,两地的交融直接导致了启东海门人说吴语,所以就造成了南通东南地区为吴语区的现象。
: i6 F, W) y8 r. e
- l7 E4 ? h; h. h所以问上海人如何看待南通人,我想老一辈上海人对南通应该没有什么主观看法,因为当时上海的南通人不多,脑海里的基本是客观的地理方位印象,缺少主观认识。如今上海人口规模已经扩容数倍,吸引全国人才,各地区人口都有,南通尤其多,现在能落户上海基本上都是优质人才,本地人已经式微,如今上海人看南通就缺少了一些原住民意味,就好比你问一个外地人怎么看待外地人一样,意义已经不大了。
5 ?+ x- ~2 q$ w/ Z: r0 e4 ~) N& I1 N5 k# U( E0 b
我是上海土著人,首先你要明白上海是怎么回事,上海人是怎么回事。今天说的所谓“上海人”其实讲的是上海市区的居民,这批人的祖上大部分是清末民国时期从江浙,甚至山东,安徽各地移居到上海租界的(上海的两个租界,大致上就是今天上海市中心7个区)还包括一点西北部华界的地方,比如江湾、闸北一带(这里曾经是国民政府上海特别市的驻地)。上海市中心这些外省市移民,大部分都是从宁波、苏州以及苏北移居过来的,但是来源大不相同,宁波 苏州一代的移民,大部分是商帮,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做生意的,相对比较有钱,大部分来了以后定居在法租界、公共租界内,这也就形成了后来上海人嘴里的“上之角”,苏北移民相当一部分是解放前水灾、大饥荒顺着大运河一点点南下移居到上海的,住在租借外的棚户区里,比较穷困,今天上海的棚户区就是这么形成的,也就是后来上海人嘴里的“下只角”。所以说来很有趣,上海市区的上海人,其实90%都是江浙移民,包括一部分安徽、山东,广东等其他省份的移民,说上海人歧视苏北人,其实是江浙人自己在歧视自己,毕竟,上海直到1927年之前都是隶属于江苏省管辖的。至于上海今天的郊区区县,是解放后1958年才划归上海的,说的方言跟市区是不一样的,我母亲的祖籍是江苏海门,我父亲的祖籍是安徽黄山,从上上上代就移居过来了,一直定居在浦东,所以你可以说我是上海人,也可以说我是浦东本地人(在上海的社会环境里,本地人和上海人某种程度上不是一回事)。说了那么多,实际上,那些有比较浓厚“地域”情节的上海市区的上海人,大部分也是江浙移民的后代,而这种看法上的差异,基本上也是从解放前的民国时代承袭下来的,苏北移民聚居区穷,苏南移民聚居的租借有钱,其实说白了,就这么回事,棚户区都在拆,租借的十里洋场今天是保护建筑,就这么简单的道理。由于上海的苏北籍贯的移民祖籍大部分是连云港,盐城,徐州一带的,祖籍南通的,在我成长经历里,见到的不多,所以自然存在感就很小了,启东、海门是个例外,上海人里面,有启海一代亲戚的人非常非常多,我外婆,我外公就是海门人,我母亲后来过世了,我父亲再婚,我后妈是崇明人,崇明的方言和启海是一样的,当然存在感就强很多,而且地理上也离得近,开车1个小时就能到。嗯,就是这样。
q( S2 C3 B0 C7 P F/ w: I8 E0 z* s# N$ p$ c% c+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