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乐见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愈发繁华,乐见许许多多天南地北的人来到我熟悉的地方,然后像我一样安扎下来,喜欢这个叫做“我的故乡”的小城。. U- ^0 J: |5 ]) _, x3 z
0 E9 T0 |, J# x/ E
我们乐见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旧貌留存,乐见许许多多童年与青春时期的记忆保留原地,然后一遍又一遍重现往日的瞬间,小城永远是我记忆中的小城。 * \. B" s/ K1 P4 P8 {$ V7 r) Q5 Y1 ~ Y7 |$ d' S2 V
你看这明明相悖的愿想是否像极了一边深爱着故里一边逃离故里的我们?+ o: d& _5 i: b/ N+ ~
/ j9 a) A8 |% \$ Y) `
蓦然回首,我们熟悉的故乡早已物是人非,熟悉又不熟悉…… q3 F" i. f- Y! S: y. u9 b% o
B) u2 i3 E- f0 \3 {
这世上本没有三厂。 4 S! J w3 b# O+ e0 l+ |& u. \: Y# B0 }
往前倒推百余年,这里还是一片茫茫无际的农田,伴随着日升日落而四季轮转,青龙河穿田而过,连接古运盐河与长江,人们称这里为“常乐南湾”,从未有人幻想过这里还有其他可能。1 z/ k* D2 F% _5 ~1 a( q. V( _' K0 R, H
0 L3 u( r, `5 x# ^& R4 F- g: n% }) y彼时,张謇先生正欲为大生三厂的创办择址,相中了常乐南湾这600余亩的土地,这里河运发达,距离海门县城也近,棉花与纱布的供销都相当便捷,于是大生三厂就此创建。( O% z3 W% f. o5 Z3 _* c8 o% C
0 g2 I3 o) g+ d, f
“就一、二厂之老式加以改良而订。凡前此经验觉有局促难以舒展之处,均廓而大之,俾适于用。意在他日修理上,扩张上可以省却许多手续,有一劳永逸之美,无枝枝节节之嫌,犹人家之治产,取其久长受用者也。” 9 `5 v# S* \% @% P1 u( ^ K 7 G/ D9 R% `" R8 i钟楼、总办事处、花行、批发所、车间、仓库、宿舍等拔地而起,大生三厂还开挖修建了厂河、公路、船闸等配套工程,甚至为了货物进出能更方便而修建了轻便铁路,从大生三厂直通青龙港。, l' f% H. ?- U" j; ]
1 c3 M, S# O: G; O就此,昔日荒僻的田间崛起一座近代纺织城,这里生产的大鹏细布也曾畅销海内外,职工医院、幼儿园、子弟学校、图书馆、消防队、军乐队、篮排球队、时装模特队……一个城镇的生活模样初具雏形,围聚而起的繁华就此从大生三厂开始,这一脉由大生三厂而起的烟火气,名叫“三厂镇”。1 d f* J" @1 ]# A
( v& S. \+ V! x X& g从诞生至今,大生三厂经历过辉煌也遭遇落寞,从时局动荡中艰难求生,最后以饱经沧桑的姿态面见如今的我们。 6 t- b3 ~' X2 h( j W) N. Z ^7 t: n) ?; ~- {! F, X) d8 y
林荫大道还是那条林荫大道。 : R9 j* T1 ~' K/ u, i7 U& S5 T; n y, d5 D9 z. c
当年的树早已郁郁葱葱,即便是清冷的冬日也撑起蔽日的树冠,但是再也没有那么多三厂人踏着下班的钟声在树下欢声笑语。 3 P9 N g$ s& g: `/ {! X: G 4 b* v4 @! t" F) ?/ A2 X4 {& c* M# [总办事处、仓库与车间早已修缮一新,那些糟糟旧旧的残破一并被剔除,一同被抹饰掉的还有沉淀着百年的岁月痕迹。 I1 x9 g' a! ~$ g8 s u: J& }
, o ~" H9 Q1 H: P
在此之前,我从未来过大生三厂,但是从虚掩的门口、斑驳的墙上、空无一人的车间里……我看到的是令我错愕的繁荣与喧哗。4 M T, B( D4 X" m) B$ b
/ F2 m- @7 v" K8 |但是这一切归零,似乎只需要100年。 6 P6 T% L/ a: U" N J, ` 5 r& x+ [4 `# _' a: a5 N; S三厂因三厂而来,也因三厂而兴,甚至很多三厂人一户三代都曾是大生三厂的职工,这份独属于三厂人对于大生三厂的浪漫情节,伴随着三厂镇一路走来。 * B% W/ F9 o% l$ r2 D. i3 E r3 s! t& f3 ]" i
似乎,每每经过大生三厂,望一望钟楼,透过大门的绣铁花看一看那片曾经无数次走过的树荫,就能回到那个青春的年纪…… 7 r$ C$ f8 g F8 f' W7 @. o1 o. K ( ~$ Z1 e; H c/ 那些停滞在1999的时间 /( `/ u" e, [) D# O# T) j; R
0 B' V" q, H7 y) A
但是钟楼悠扬质朴的钟声又将我们拉回了现实。3 E) F( m* X' K" b3 S/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