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沙地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砌有灶头,用柴草烧菜煮饭。那灶头不管是两眼灶的、还是三眼灶的(两只锅或三只锅),都要在灶山壁上和灶沿下,请泥水匠师傅画上各种图案。这些装饰性图画,俗称“灶花”。
3 ^: b. n- L- z* _- d# \# `
7 D9 c' [' X3 r# d “灶花”题材广泛,富有草根性,内容与时俱进。尤其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往往成为首选,牧童嬉牛、鲤鱼跳龙门等吉利图案也是“灶花”的日常题材。至于母鸡下蛋孵化、公鸡黎明高歌等生活画,更受人喜爱,自然也就常见于灶头。还有,百姓耳熟能详的美妙神话,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哪吒闹海、八仙过海、福禄寿星、刘海砍樵等活龙活现的画面,也成为“灶花”的内容。再有名山大川、滔滔海浪、昆仑苍松、白鹤晾翅、牡丹盛开等亦被泥水匠师傅描摹于灶头。有时,艳阳高照、粒粟必惜之类的美词佳句,常被写在灶花的一隅。建国初期,文革期间灶花内容普遍采用旭日东升、劳动光荣、步步高升和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诸类口号和语录。 " N8 N& k' y: F5 q3 H: |1 x" O
n0 c" T$ A$ V5 L1 e
那灶花看似粗俗,似乎难登大雅之堂,但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个性的风情民俗画,昭示着富贵祥和,表述着美好向往,蕴含着祈求幸福。 ; g" T( D) P. H0 J; Q! a7 o
. P0 a ?7 C7 m
按沙地风俗,如果谁家的灶头上只简单地刷上一层石灰浆了事,人们便会鄙夷地将其称为“光头灶”。
7 m0 u6 B0 |, I& f8 t' n* M' {+ \* D' u
早期的灶花主要以黑线勾勒为主,画法简练粗犷。一般泥瓦匠用锅子底部的黑灰和清水调成墨汁,这与当时作画颜料稀少短缺有关。能工巧匠们只好就地取材,用铁锅底部刮下来的“镬锈”,加入些醋,放在石槽里打烂调制颜料,这样既省钱又方便。然后,在粉刷得雪白耀眼的灶山上作画,黑白分明,对比强烈。如民间工匠描绘《富贵图》时,往往先勾出凤凰轮廓后,用拇指蘸上墨汁,通过角度与力度的变化,画出不同层次的羽毛;随后又用大楷笔画出牡丹。没几分钟,一幅《富贵图》就完成了。最后在画的四周还配以黑得发亮的套边,使图案的立体感凸现出来,颇有“装裱”韵味。之后,随着社会进步,颜料从过去的“镬锈”变为墨汁,再后来就添加彩色颜料来渲染“灶花”。
! z6 y% H9 z5 Q* U' D% C; S1 `8 B7 R3 {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用“镬锈”作颜料绘制的灶花,虽经烧菜煮饭时锅中冒出的热气长期熏染,却很难渗色和褪化。原来,这些泥水匠画家在作画时,一般采取“现粉现画”,也就是趁灶台上石灰还在潮湿之际,就用颜色在上面进行描绘,这样更能保持灶花的鲜艳性。如此方法竟然和西洋湿壁画的原理一样。其实,湿画灶花,民间还有一种讲法,说是为了节省工钱开支。但不管如何,在灶山壁半干半湿时绘灶花的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 D( Q% j5 p5 J* P* v" S2 Y
; G r' F5 `7 X# I4 h
此外,新灶落成后,沙地还有吃“接灶团圆”的习俗,主人家首先用新灶下锅煮米粉“团圆”,让大家共同享用。此俗一直沿袭至今。
6 o# l$ v! }% q4 h8 ~8 b
8 j2 x: u, Q+ E& R7 v. I 旧社会,农村贫困,用砖砌灶的人家比较少,只是有钱人家砌灶画灶花。解放后,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砌灶,画花的人家才渐渐多了起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沙地几乎家家翻瓦屋,户户砌灶画花。如今,沙地许多农家用上了液化气,即使砌灶也用现代的瓷砖替代灶花,画灶花的民间艺人也已很少了。但农村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仍有使用灶头的习惯,因为用柴灶烧煮的饭更香、菜更有味。
/ n. e9 b1 y. Q+ I9 g6 ]9 J8 M b3 _0 |( a0 N
炊烟袅袅,灶火熊熊。如今崇明等沙地还定期举办灶花节活动。
( q$ w+ k# F7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