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同堂、天伦之乐,就是我们普通人所羡慕的了,四世同堂就更难得了,五世同堂几乎世上少见,在广西巴马的长寿村,最长者是个110余岁的老太太,中国健在寿星里排前几名的;可中国历史上竟有一个九世同堂的家族,他自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九世同堂家族,那只是历史的记录和传说,真实性有多大?不得而知。
% R8 ?% p7 }1 c* n; A8 [* e& y8 T* C4 v5 M) _) k' D" }- m1 T# y
; ]4 l0 |; W$ c- I+ _4 o% z
8 I% C+ f6 x- V. v; K* p' H9代家族,平均每代都16岁结婚生子,第八代结婚生子时,第一代在生的老祖已经128岁了,有可能吗?在那个缺医少药而且落后贫穷的社会。 $ Q! W3 |" a. M" L( a, o: z
: B8 ~" o5 u; U0 E7 g
在中国无论说的是N代同堂,必须是每一代的夫妻必定双方健在,如果在某一代去世了一个,只能叫N代同壳。
9 l! p: B, _+ }9 [# }* Y
* Y/ k% q0 t% w1 n' \, h4 W4 y2 G如今说的是七代同堂,六代同堂现实中还真没有见过,也许是自己见识太短,六代同壳的见过一个家族,那时第一代的老人已经103岁,第六代出生后一个多月,第一代的老人悄悄的驾鹤西游了。 ) m2 x! }( k" I2 i& `/ v( t
" u& P8 ^+ A2 R* Q
多世同堂同居在古代是常见的,在当代社会确实已经不多,晚婚晚育,再加上上土地政策的变革,这种子孙繁茂同居一地的情况极为少见。 7 s+ `& l* g/ }/ J9 O) @
3 E1 A' ~0 X+ ^0 F, ~ y
七代同堂的的大家族 p3 y# m* I6 k u! V3 f
0 G- c- L% [- m4 @" H0 S2 z' ^, `: k
古代中国七代同堂,甚至十代都是不罕见的。书载北朝立几一家七代198口人也是同居一处,财产共有。《续通鉴长编》记载宋代陈竞一家“十四世同居,老幼千余口” ( v1 y& o+ ?- l7 X
1 w: N% m! R4 Y) G2 T+ }( R0 O* z七代,九代,十多代...这样的大家族,记载不胜枚举。 5 j$ E$ j6 Q" @3 k+ z; c* W/ ?1 J
. }5 u& M- B- a( L6 W) l
多世同居家族的共性特征 3 \* h5 ]# B$ k6 X6 e) _. g0 d3 m$ |
9 C6 u" g9 x$ A* A1 ^1 {0 t+ p累世同居在古代中国有3大特点,一是家族间的人均有血缘关系;二是财产共有且管理有序;三是家法严苛。从汉代开始多代人同居一处已是风俗,家国同构的道理,使得古代帝王对这类大家族赞许有加。据《五代会要》记载,帝王奖赏对这类家族,不仅会赏赐钱粮,还会赐字赐官。这样的人家,连盗匪都会礼敬有加,不敢造次。
* X; T+ j: _: b2 e* [- ?: n
9 K, r# n2 n' l- K( n* C9 m- F+ I大家族靠什么维系? K s8 F4 l5 T _+ @8 Q
2 |9 Z1 i3 R" A" f( T; K% D
对于世代居住在一起的大家族,多会实行对财务共产共管形式,妇女统一劳作,财务共享,按在家族的等级制度合理均分。对于财物的集中管理也使得家族能继续延续。唐代帝王对此也曾颁布法律,不容许“别籍异财”,以维护这样的家族。 0 d; p' `3 L+ V4 \
1 o% H5 R# ^% U
“累世” 与“聚族”的概念区别
& w2 E8 k5 c( ~1 L* U6 l% y% |4 M+ F& g3 y ~
累世而居在户籍登记上,无论多少人也只能算一户的。而我们现在还能常见的形式,如李家村,刘家村...以姓命名,村里全部是同一姓氏的,这种情况称之为是“聚族而居” ,同姓却不一定都有血缘关系。
( f6 b) ?+ N& Y ^$ Y u y
8 y z" b/ k, O)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