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保暖产品就特别畅销,我们在选择保暖类服装的时候,不仅仅考虑外观、保暖效果等等,还会考虑品牌,但并不是所有大牌子的东西质量都过硬,因为你所购买的产品,可能除了吊牌之外,其他都是假的。
南极人在2015年就已经开始放弃实体销售,据悉,南极人公司已经不再生产内衣产品,目前的主营业务就是出售牌子。说白了就是只要有厂家愿意出钱,那么南极人就会把品牌授权给它,并且还提供一系列的营销活动。这样一来,其它生产商生产的内衣就是南极人品牌了。
这也就意味着着,市场上销售的南极人产品,除了吊牌是南极人公司的,其它的都是“冒牌”的,而南极人也只赚卖吊牌的钱,生产商盈不盈利,南极人一律不管。所以,当人们购买南极人的商品后,会发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今年“双十二”,不少想买一件保暖内衣的人在网站上搜索“南极人”的时候,恐怕要大吃一惊了——这个牌子下面的产品已经变得像个“杂货铺”,除了保暖内衣、羽绒服、羊毛袜、牛仔裤,连按摩椅、暖宝宝、汽车用品这样的产品都应有尽有。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什么情况?是南极人公司扩大经营范围了吗?非也!主要原因是人家在当年打响保暖内衣品牌后激流勇退,来了个360度大转型,不生产实物产品,改卖品牌了。
不过看来,南极人对慕名而来的“入伙者”要求并不高,几乎是来者不拒,所以才会出现如今这种产品多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节奏。而这些五花八门打着南极人旗号的商品,用媒体的话说,除了吊牌是正宗的,其它都和真正意义上的南极人产品没啥关系!
近日爆出的关于南极人、恒源祥、俞兆林等企业靠卖“吊牌”(品牌授权)生存的消息,让保暖内衣在这个寒冬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张女士期望企业能够借此机会整顿品牌授权的“吊牌”乱象。
“不仅是南极人,包括金盾雅鹿、俞兆林、北极绒等服装行业为主的品牌企业,都有‘吊牌’的商业模式。”成都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施国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样的模式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香港等品牌服装企业,由于“吊牌”追逐短期利益,对品控环节的缺失,或将导致行业恶性循环。
诚然,一个品牌商家,他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走什么样的运营路线,那是别人的经营自由,只要没有违法违规,或违反市场规则,就无可厚非,对此外人也不好过多评价。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不管你怎样做,既然还向消费者兜售你的品牌,并且允许那些厂家公开“贴牌”,那就要对自己的品牌信誉和产品质量及相关服务负责,不能任由商家鱼目混珠、浑水摸鱼,挂羊头卖狗肉,打着知名品牌商标的旗号,却干着以次充好、以劣当优,坑害消费者的勾当。
在这方面,南极人做的显然不够到位。据了解,仅在今年以来,南极人旗下不同产品已经14次被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拉入不合格产品黑名单。就在上个月,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一份蚕丝被比较试验报告,显示有13款样品检出含有被禁用的再加工纤维,其中就包括一款标称“南极人”的蚕丝被。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该公司在2017年仅靠“南极人”一个品牌,获得了超5.4亿元的授权经营收入,毛利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4%,剩下的成本主要就是采购商标吊牌的费用。也就是说,一年到头,除了制作吊牌花点钱,剩下的几乎全是利润了!尝到了甜头的南极人现在不光只做这一个品牌,还拓展了南极人+、南极人home、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PONY等品牌。有心人可以发现,这些品牌在电商平台中的产品路线,几乎和南极人是一个模子。
然而,高额的经营收益却没换来过硬的产品质量把控,南极人这样做是对信任自己的消费者和当年辛辛苦苦创下的品牌负责吗?急功近利、给钱就上,盲目铺摊子,但授权管理却没有跟上,试问这是一个有长期战略的企业该做的事情吗?
目前看来,网上还有不少品牌商家正在或准备效仿这种经营模式,在这也奉劝这些商家,不要仅把目光盯在眼前这点“贴牌”利益上,却放松了对一个品牌的生命线,也就是质量与服务品质的“修炼”,最终砸了自己的牌子,那到时谁来会来买你的授权?也只会被消费者和市场抛弃。
据悉,南极电商旗下全品牌授权生产商共有846家、授权经销商3427家、授权商铺是4442家。值得注意的是,南极人只管授权这方面,至于授权的产品质量如何,南极人是不管的。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来南极人口碑有所下滑的原因。
消费者在购买南极人产品时,还是需要擦亮眼睛。不要以为是南极人旗下的产品,质量就一定有保障,能保障的其实只有吊牌是真的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