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倾听,就是全身心地感受谈话过程中对方表达的言语信息和言外之意。它是父母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是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父母专注地听,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父母仔细地听,是对孩子的一种理解。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学会倾听,使双方的心灵产生碰撞,进而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然而,在有关亲子沟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也没有掌握恰当的倾听方式。具体表现为:
(1) 耐心不足。有的家长刚听了几句,就打断孩子的话并开始发表意见,使孩子未能实现有效的表达。
(2) 不够专注。孩子说话时,有的家长会一边听一边玩手机,或是做家务,孩子觉得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而心生不快。
( 3)应对不当。由于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没有跟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家长往往就会无的放矢或自以为是,最终解决不了问题。
家长不会倾听,孩子心里就会产生“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家长不能倾听,孩子就容易放弃跟家长的正常交流,进而产生对家长的排斥感。亲子关系因此受到影响,家庭教育也会因此而失效。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倾听呢?
第一,认真听孩子诉说。不妨来看一看“听”的繁体字:“聽”,有“耳朵”,有“心”,有“眼睛”。“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之官则思”,这些说法道出了倾听的真实含义,即用心听取并进行思考。当孩子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对事物的看法时,家长应该聚精会神,既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也让你准确地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只有让孩子获得被尊重的感受,他才愿意打开心扉;只有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想法,才有沟通的可能。还要让孩子尽情倾诉,既可以让孩子讲述使他高兴的事情,也可以让孩子倾诉他心中的委屈和烦恼。听喜是与孩子分享快乐,听忧则是帮助孩子走出困惑。
第二,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倾听不仅仅是让孩子表达,更是通过完整而详细地了解孩子提供的信息,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沟通和交流。听而不闻、无以应对或应对不当,都不是倾听的本意。有效的交流是用耳朵的交流,让亲子双方都能听到各自真实的想法:有效的交流是用眼睛的交流,目光专注柔和地看着对方,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有效的交流更是用心的交流,孩子在我心中,我与孩子心相通,亲子之间才能言为心声、畅所欲言。因为彼此之间表达的是真实的想法,家长才可以给孩子更具体、更精准的指导;因为亲子之间构建的是一种平等关系,才可以体验到家庭成员彼此尊重的快乐。当然,亲子之间的交流不能心不在焉而敷衍待之,也不能兴之所至而离题万里。家长应对孩子好的想法给子积极的鼓励,对孩子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困惑进行恰当的点拨。此外,家长还要善于处理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话不投机的问题。因为孩子跟家长之间常常存在看问题的角度不一致、 心理期待不一致的现象, 这就难免导致一些“语言交锋”,此时,家长首先应冷静下来,并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可因一时的意气用事堵塞了沟通的途径。同时,也应告知孩子,要平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使“得理"也要“饶人”,这也是一种修养。
学会倾听是尊重孩子,跟孩子平等相处的重要方式,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必修课。倾听还是一.种能力的展示,它让你听懂孩子的心声,体察孩子的感觉,进而跟孩子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倾听更是一种艺术的呈现, 孩子会因为你的倾听而增强自信,活跃身心,你会因为善于倾听而收获孩子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倾听是读心之术,连心之道, 愿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能通过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的心灵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