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存,更应松紧有度。爱孩子不是一切事情都要顺着孩子的意思来,而是要给孩子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给孩子一个好习惯,才能让ta受益终生。
喜欢的都是自己的
孩子给你看一个玩具遥控车,告诉你那是从小朋友家的地上捡的。
达标做法:立即带孩子归还物品,让他亲自道歉:“对不起,我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借助物归原主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
3、4岁的孩子没有“物权”概念和所属意识,自认为喜欢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对此,父母千万不要采取“下不为例”的态度。记住那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得不到就动手
孩子们在公园荡秋千,有个孩子没有耐心排队,就把还在玩的小朋友强拉硬拽下来,完全不顾及伙伴的安全跟心情,自己得到满足就好。
达标做法:对于喜欢欺负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严肃批评,让他知道,他的自私行为已经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必须亲自道歉。同时,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他应该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
除了批评和讲道理,一定的惩罚必不可少,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呵护和安抚受伤的孩子。从而令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进而自觉摒弃攻击性行为。
没有时间观念
晚上10点该睡觉了,孩子却把玩具乱七八糟摊在床上。
达标做法:让孩子看看钟表,示意孩子到就寝时间了,告诉他按时休息才能保证第二天去幼儿园不迟到。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上床睡觉,他们永远没玩够。
如果父母允许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难以养成。以后孩子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会毫无时间观念,认为可以拖延,并不会造成什么大碍。
用谎言掩盖事实
8岁的孩子施展“武功”,将花瓶摔得粉碎。当妈妈问起这事,他却说是家里的猫干的。
达标做法:鼓励孩子说实话:“告诉妈妈,到底怎么回事?摔了花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妈妈喜欢诚实、勇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孩子。”以此打消孩子的顾虑,鼓励他说出真相,并在第一时间“拥抱”他、表扬他。
6、7岁以上的孩子明知说谎不对,却为了逃避惩罚而为之。如果你相信他的话,或者即便不信也不予追究,就等于助长了这一恶习,以致他在谎言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没有自我约束力
到了该结束游戏的时间,孩子却坐在电脑前不动。
达标做法:对孩子表明你的宽容度:“好吧,再给你5分钟,把这局玩完,如果还不结束,明天也不允许你玩了。”
电子产品容易使人上瘾,孩子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规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如一天一次,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并严格督促其遵守。使之通过服从外在的约束力,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家长可以在规定时间的前5~10分钟,提醒孩子一次,让孩子有心理准备,为准时离开电脑提供可能。
每个人的身上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板。对于孩子生活的多元时代来说,家长的鼓励和支持是孩子进步的动力,但正向的约束与纠正也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养分。家长要注意的就是,鼓励与纠正的最大共同点就是温和又坚定地给予孩子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