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购买充值卡

     

龙飞电脑工作室|海门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7|回复: 0

[爸妈吐槽] 你鸡娃,我鸡娃,就能一起上清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8-1 17:1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八品 酒鬼

    1699

    主题

    189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19
    发表于 2021-2-7 21: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孩子大致经历过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孩子刚出生

    吃好喝好睡好,每天都拉,只要他健康。

    第二阶段:孩子三岁之前

    他就是一个天才!我觉得他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他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第三阶段:孩子三到五岁

    他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该忘的都忘了,该记的也没记住多少。

    第四阶段:幼小衔接到小学低年级

    他不会是一个傻子吧!

    现在孩子三年级了,我相对心态平和了不少。

    接受现实:他不是傻子,只是会不时冒傻气而已。

    我最焦虑的时候,是小张快上学的头半年和他小学一二年级的那几年。

    我发现周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会那么多东西?

    我开始焦虑,是不是我也得让他去学那些东西,也要去报那些课外班,是不是一年级开始奥数都晚了?

    我开始后悔我没有从小每天和他说英语,我英语专业正牌军,怎么这个觉悟都没有!

    我从看到别人的孩子报了什么班就像鲨鱼见了血,到看到鸡娃的文章就烦躁不安,到心平气和地看那些海淀牛娃的日程表,自己该干嘛干嘛, 是因为我艰难地悟出了一些道理。

    我不能做一个教育的陪跑者。那样就会乱了阵脚,看不到远处瞎跑,会被带偏。

    教育说到底是一个扬长避短的事儿,而绝对不是花大精力去补短。他数学悟性一般,就尽力做到校内基础打牢,奥数三个班儿那种事儿压根就和我们没关系。

    当学习习惯没那么好的时候,别往前冲,停下来,掰习惯。

    孩子,尤其是男孩,早期不看着不行。自驱力是需要培养和挖掘的。

    前一段我看了一个三联生活周刊对两位心理专家的访谈,关于现代家长面临的教育困局和孩子的心理问题,我还挺受触动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一条绝对正确的路,也没有标准答案可以抄。

    所以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调整路径、调整心态。前提是需要认清自己、认清孩子。

    一个学期结束了,我们别总想着弯道超车。静下来想一想,比一直跑更有必要。

    关于家长的焦虑

    东亚社会的人和人之间更愿意去比较,所以普遍焦虑感更强。

    除了中国家长鸡娃有教育焦虑,韩国家长、日本家长、甚至中国香港的家长,都很“疯狂”。

    我们国家是金字塔型社会,往上走不容易。

    走上去的怕子女掉下来,没走上去的,希望子女走上去。

    欧美很多发达国家是橄榄型社会,大部分中间层。上去那个尖尖很难,掉下来也不容易,所以相对来说,教育的焦虑感不是那么强。

    认清楚这点,当我们焦虑的时候,我们就不必要为了我们的焦虑感而焦虑。挺正常的,直视焦虑,找到解决方案。

    这种认清应该是从上到下,从组织到个体的认清。

    焦虑这事儿,就像大禹治水,只能疏不能堵。

    前两天的一个政策一出来,并不会让老母亲们解压。作业像一个背锅侠,承受了它不该承受的一切。

    这样的要求让我觉得无边无际的虚无,难道孩子们不用中考不用高考,所有的压力是来自于校内作业吗?

    关于家长的预期

    孔子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孔夫子说的一定是没错的,但是这话别到处用。

    教育孩子必须要定目标,给方法,打胜仗,而不仅仅是定目标。

    很多陷入教育的迷局,亲子关系很差的家庭,都和家长的预期出了问题有关。

    绝大部分孩子是考不上北大清华的,所以这样取乎其上的目标如果非常不现实的话,不如不定。

    亲子关系是一个很特殊的人际关系,其他的人际关系都是希望拉近距离。但是亲子关系是注定以这分离作为结局的。所以理论上我们应该非常珍惜现在的时光。

    虽然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也很难保证一直的情绪稳定,需要不断的纠正和调整。

    关于家长的养育方式

    教养方式分为高支持、低支持、高要求、低要求。最好的教养方式是高要求高支持,提出了高要求,又能够坚定地支持TA,这样是最好的。

    高要求和高支持这样的一个引导型的教养方式,并不是溺爱。溺爱和放纵的是说你对孩子虽然有高支持但是低要求。

    高要求我们基本都做到了。高支持需要时间和钱,要看实际情况,尽力而为吧。

    关于妈妈为什么更容易焦虑

    一部分原因是女性本身荷尔蒙决定的,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女性管孩子一般多一些,男性工作比较忙,对孩子投入的精力少,所以也会忽略一些事情。眼不见,所以心不烦。

    男性擅长给自己心理暗示:因为我不想管,所以我相信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对于孩子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句正确的“废话”,往往被我们忽略——孩子的身体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智力水平就是那样了,不会大起大落,而身体可不能可劲儿造。

    所以学业再忙,也不能无休止地赶课外班,得不偿失。

    不用看别人上几个奥数班。他们打比赛,走点招,你们家用吗?

    不用,就合理安排时间就好。

    关于孩子学习安排的问题

    启蒙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情绪能力和身体能力,而不仅仅是他的认知能力。

    坦白讲,在几年前我听到这些话会觉得专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和专家说的一模一样,曾经的我是这样的:

    “我跟人家说我们家孩子考试多少分,会很有面子,但是如果我跟人家说我们家孩子情绪控制能力很强,别人觉得你是个疯子吧?或者你跟人家说我们家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他的内心很强大,别的父母肯定觉得你神经有问题。”

    但是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大部分孩子在学习能力上的问题都不大,最后走得远的,工作上特别顺利的,都是那些社会能力、管理情绪能力强的人。

    我们之所以讨厌焦虑,是因为焦虑让我们不快乐了,影响我们的亲子关系了。

    焦虑是因为不满足、不甘心,那怎么去寻找内心的inner peace呢?

    两个小建议,焦虑的时候可以心里默念。 

    第一,接受孩子是一个普通人。

    都说人生有三个认知,第一就是发现父母是个普通人,第二是发现自己是个普通人,第三就是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

    最难的就是第三个。

    就像清华的赵老师说的——总会接受的。孩子没有出生之前或者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对他们充满了想象空间。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就能够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和其他孩子比较一下就发现,好像都差不多,或者还不如别人,于是就开始降低期望值了。

    接受孩子普通,绝对不是对孩子没有要求,是合理期待。

    第二,接受孩子不一定要比我强,

    但是可以和我不一样。

    假如夫妻俩都是智商比较高的人,那么孩子大概率智商也会比平均人均高,但是却没有你们俩高,这叫做均值回归。假如夫妻俩都是清华北大的,那可以期望孩子可能考个985。假如夫妻俩都是985,你大概率期望自己的孩子考个211。

    孩子如果超不过父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代表付出的努力都没有意义。帮助孩子找到TA的爱好和兴趣,去扬长,做TA自己。

    教育孩子的路难且长,是育人也是育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