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购买充值卡

     

龙飞电脑工作室|海门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4|回复: 0

[育儿经验] 不要和孩子较劲、因为你会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3-9-4 17:4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八品 酒鬼

    1128

    主题

    1196

    帖子

    77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62
    发表于 2021-2-27 17: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就像是对理想的执着一样仿佛处处都在较劲,企图再努力、再前进一些达到完美,而生活的较劲又像是成功的好朋友,它化作积极向上的力量推动着我们不断优化、更美好,为了这个美好我们和生活处处较劲。

    比如,

    学生时代跟成绩较劲、希望考入梦想中的高校

    大学时期跟考研较劲、希望更上一层楼

    工作时期跟专业较劲、希望自己的专业学有所用

    .........

    这种较劲或是积极向上的动力,但却不适合所有生活类型,比如感情和教育两大类,我们总想跟生活较劲、希望日子过得比别人更好,但日子是自己过出来而不是较劲出来的,包括教育也是如此,一个优秀的孩子、一段成功的教育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所谓的“因果”关系,就是前期的“因”、后续的“果”

    就拿教育来说,我们常常抱怨孩子学习不够努力,跟孩子说过的话都是耳边风,孩子的忤逆心太强,却唯独很少问问自己“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世间万物凡事都有一个因果关系,不管是学习不够努力、说话都是耳边风,还是成长里的忤逆心太强,都父母不了解的“因”,在牵连着后续的“果”。

    在和孩子的这场教育长跑里,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要拿较劲的态度去和孩子相处,因为赢了伤得是孩子、输了孩子更加得理不饶人,受了伤的孩子最后忧愁、心疼的是父母,得了理的孩子忤逆起来哭的还是家长,从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来看,不管是较劲的结果如何最后输的那个人永远是当家长的父母。

    尤其是以下几种较劲:

    1、不要较劲理论,你真的是输家

    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以理服人,但和孩子较劲理论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输得连脾气都变得疲惫,比如,跟孩子论“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好日子过”时,孩子回你“我现在的日子就过得很好,为什么还要好好学习”。

    又或者各种辅导作业的理论崩溃:

    1)让孩子以“到底”造句,孩子回答“我到底怎样做才能不用写作业”

    2)为了让孩子认“1”和“一”,一位爸爸以“站着是爸爸、躺着也是爸爸”的方式,让孩子读“1”和“一”,结果再次读到“一”的时候孩子把躺着的“一”读成:两个爸爸

    3)我在0和2的中间,我是(?),孩子的回答是:我是(和)

    4)小花对妈妈说“我又不出国为什么要学英语”,妈妈回答“那外国人到中国和你说话你听不懂怎么办”,小花又回答“我不理他”

    5)一道计算共有多少只乌龟的算术题,图中的乌龟分为两行,左边6只乌龟是面对面排列,右边5只乌龟是头朝前方排列,结果小明的答案是:(6-5=1),妈妈问为什么是减法的时候小明回答:因为我看右边的5只乌龟正在爬走

    懂得和孩子讲理论是好事,但孩子们的想象力往往比家长还要丰富,有些看似无理的理论、却又偏偏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是因为同样一颗苹果给不同的人去看、就有不同的效果,有人第一眼会说这颗苹果好大”、“这颗苹果为什么不够红”,也有人说“这颗苹果看起很好吃的样子”........

    同样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展现、自然也有着不同的理论诞生,所以跟孩子争理论就像是吵架一样毫无意义、反而让亲子关系生间隙,但作为家长我们又不能看着孩子沉浸在他们的理论里,这个时候就建议家长说得多不如行动一次去带着问题探究理论。

    比如,上文说到的乌龟那道题,孩子认为右边的乌龟头朝右边就是离开的姿势、所以是减法,那么我们就找来一些参照物代替乌龟,比如瓜子,左边6颗瓜子尖对尖(面对面)、右边5颗瓜子朝前排列,最后我们问孩子:右边的5颗瓜子离开了吗?

    和孩子沟通,我们要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带着孩子认为的理论去寻找结果,在过程的了解里对孩子来说又是一次新的见识增长,重要的是家长的推己及人是尊重孩子,未来孩子也会以同种处事风范增加社交能力。

    2、不要较劲话音,孩子会比你音高

    除了和孩子较劲理论父母输的是一塌糊涂之外,和孩子较劲话音也是“失算了”,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平时吼娃的时候孩子是不是哭声震耳欲聋,他们的声音往往比我们还要高几分贝?就算是孩子当下打不还手、骂不还手,终究也有爆发情绪的那天,届时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已如陌路,甚至还会爆发很多极端性行为。

    为了避免孩子话音比我们更高,建议家长们平时尽量少用一下口吻:

    1)怀疑型:“这是你做的吗?我们怎么感觉不像”

    2)嘲讽型:“就你能,现在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吧”

    3)阻止型:“你现在还小、等长大以后再来尝试吧”

    以上任何一种口音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打击,怀疑会浇灭孩子的积极和热情,嘲讽会打翻孩子的信仰和自信,阻止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原地踏步,种种口音的提示与沟通都是在将孩子推离我们的身边,正确和孩子沟通应该是和孩子说话,家长要有语气的平和、及情感带入,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和孩子沟通,在放松的环境下、相信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是友好的。

    3、不要较劲输赢,你越唠叨他越磨叽

    除了不和孩子较劲理论和话音之外,家长们还不要目光短浅地跟孩子较劲输赢,不管是学习、比赛还是跑马拉松,一次失败都说明不了什么、也不能去评议一个人是否优秀,通过一次、两次三次的输赢就去定论一个孩子的能力,未免有些太武断、对孩子太不公平了。

    有些家长为了督促孩子的积极、提高孩子的成绩,每日如闹钟一样催促孩子:

    “该写作业了”

    “你今天还没有阅读”

    “语文听写都完成了吗”

    “今天的错题都汇总了吗”

    ......

    这些看起来是父母为孩子好的叮嘱,实际上父母越催促、孩子就越犯懒,这是因为被催促的本身就是孩子没有建立自己的生活体系,生活中这个做不好、那个也做不好,而父母也习惯性地把焦点过度关注结果的输赢方面,最后孩子失去耐心、也失去了自信心。

    关于孩子的成长、包括学习,睿智的父母要学会通过情感流露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以下几种沟通技巧:

    1)尊重型:“爸爸(妈妈)支持你这么做、但不管后果如何都要自己去承担哦”

    2)激励型:“这次写作业、字迹方面下了苦工,相信下一次做题的正确率也会提高很多”

    3)信任型:“我相信这么做有你自己的道理,但遇到难题一定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哦”

    4)参与型:“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能和你做朋友吗”

    5)示弱型:“宝贝你跑慢些,等等我,妈妈会走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