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父母陪伴着一路走过来,但初为人父、初为人母,没有哪个父母是天生。
所以,我们有时候并不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
为什么不如以前听话了?
为什么不如以前活泼了?
为什么开始说谎话了?
为什么学习成绩变差了?
……
这些孩子成长中的“为什么”,作为父母我们经常搞不懂……
我们还是不要把孩子当试验品,特别是到了现代这个社会,更需要我们懂得一些教育的基本规律,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原理,更能够把孩子教好,而不是一切凭着感觉,不注重方向设定,没有一个步骤的安排,一切都是迷迷糊糊,等到孩子长大,发现自己没有教好,岂不追悔莫及?
孩子的成长实际上是分为不同阶段的,我们需要根据每个阶段的变化,不断调整家长自己的心态跟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正所谓到哪座山唱哪首歌,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不能说孩子幼儿教育跟小学教育一样,中学教育跟大学教育一个样,那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不合时宜,是要不得的。
不管是哪个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实际上都可以反映为对孩子心理的投入,这种投资是无价的。
著名的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通过接触大量案例及多年的侦查实践发现:
人在成年后的行为和心理,都是过去经历中的一个表现、一种折射,与幼时的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
父母们不禁要焦虑了,如何才能让孩子眼里充满快乐、温暖呢?
李玫瑾教授针对不同阶段孩子的养育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
0-3岁注重情感抚养,人性形成
4个月到半岁,开始会认人之后,依恋关系变形成了,那个时候一对一的情感得到满足,才会开始对外界形成信任,这属于人性的核心。
0-3岁是孩子与家人一对一依恋关系的建立时期,这种依恋会不断积累直至12岁。
依恋是情感的起源,当幼儿与某人形成依恋关系后,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他会感到愉悦;难过时,只有依恋对象的出现,幼儿才会感到安慰。
依恋得到满足时会非常快乐和放松,而当人处于放松状态时,看外界的事物就会非常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李玫瑾常常遇到这样令人痛心的案例。
“不少孩子在青春期出现伤害家长的行为,不用问,这样的孩子大多在12岁以前不是由自己父母养育长大的,情感联系并没有形成。”
源于美国的“哭声免疫法”曾一度风靡全球,年轻的中国父母也追捧不已。
孩子哭闹时不能马上抱起,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睡觉的好习惯,避免养成哭闹的习惯。
李玫瑾教授不同意这种观点。
她说,在吃喝拉撒睡不能自理的无能期,儿童只能靠哭来表达自己的痛苦。此时,家长应该立刻抱起孩子进行安抚。
长期哭闹得不到安抚的孩子,他们内脏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形成过度紧张的记忆,影响孩子的脾气秉性。
比如,生活中有不少“路怒族”、“键盘侠”;
殊不知,他们“一点就着”的火爆脾气,恰恰源于父母的粗放式养育,在1岁以内自己的各种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喂养孩子要放在怀里,养育者的气味会让孩子感到温暖,食物、熟悉的气味会让孩子感受到舒服和快乐,有利于依恋关系的建立。
3-6岁性格养育,形成观念
性格是后天社会行为方式建立的关键期,3岁上下必须有意识地说“不行”以及进行一系列的性格培养,6岁之前性格培养很重要。
在反抗行为较少的情况下建立行为模式,在这个过程当中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从而形成观念。
有些不当行为一旦被重复,变形成了知觉、思维和行为定势,就是习惯。
随事而就的指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孩子在早年父母的陪伴极为重要。
爱是一种营养,但不是全部,孩子从3岁开始,逐渐具有了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时期。
3岁时,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4岁时,家长要教会孩子等待和自律;
5岁时,家长要在诱惑训练中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并身体力行地示范给孩子如何与他人分享;
6岁时,孩子要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3岁左右,孩子的哭闹已不是生理需要,而是心理需求。
那么如何制止孩子无理的哭闹?
要让他知道,哭闹没有用 。
比如孩子因为得不到手机,不能看动画片,在家里哭闹。
此时家长的做法应该是把孩子抱进卧室,一对一笑眯眯地看着孩子哭闹。
直到孩子哭累了,家长可以起身离开去拿一个热毛巾给孩子擦擦脸,让孩子体会到对他的爱。
待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家长再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道理:
“如果妈妈想看手机,爸爸不给妈妈,妈妈就像你刚刚那样哭闹,好吗?
你已经长大了,有什么需求可以说出来,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李玫瑾提醒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特别要做到“四个不要”:
不要骂孩子,不要打孩子,不要跟哭闹中的孩子讲道理,不要离开孩子。
对于哭闹中的孩子而言,家长的大道理仿佛耳边的噪音;同样的,若把孩子单独留在房间里反思,相当于关禁闭,没有丝毫的教育意义。
鼓励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父母的想法,与孩子建立民主的沟通模式。
很多家长反映:
“孩子到中学不爱学习,在课堂上坐不住,东张西望的,很是影响学习成绩。”
李玫瑾发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大多从小都是跟随爷爷奶奶等祖辈长大的。这是因为,老人的生活没有节奏和规律:
“一会儿给孩子吃个红薯,一会儿带孩子去邻居家串串门儿,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变得分散。”
早年没有节奏的养育,会让人在成年后对自己缺乏控制力。
如何让4岁上下的孩子开始懂得等待和忍耐,从而培养自律意识?
有计划地给孩子买玩具。
选择一个轻松的周末,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商场里去挑选玩具。
孩子挑好后,家长可以说:
“这玩具超出我们的计划,你知道爸爸妈妈每天为什么去上班吗?
30天才发一次工资,家里买所有东西都需要计划,你这个玩具要120元,但是按照妈妈的预算计划,我们只能买100元的玩具。
如果今天买回家,我们下星期的菜钱就没有了。
如果爸爸妈妈这个礼拜辛苦工作加加班,下周末就可以把这个玩具买回家了!”
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提要求,因为要加班,你要早点上床睡觉,要乖乖吃饭,收拾自己的玩具......
延迟满足会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除了买玩具,李玫瑾教授建议,孩子3岁以后,家长可以利用周末时光让孩子坐在书桌前安静做一件事情,可以是拼图、绘画等。
3岁时坚持10分钟完成一幅画,4岁时每次坚持20分钟,等孩子6岁上学后,就能在3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集中注意力。
孩子5岁起,自我管理能力和与他人分享的能力也应该逐渐养成。
这时候,家长要适当利用诱惑训练来帮助孩子形成这样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1. 巧克力的诱惑
准备一份孩子最喜欢的零食,比如巧克力。
设计一个游戏,把巧克力分成三份,拿出其中的两份对孩子说:
“宝宝,这两份巧克力都给你,你可以自主管理。
如果你能做到今天吃一份,明天吃另外一份,那么明天妈妈再额外奖励你一份。”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首次掌握决定权,大多会把两份巧克力一次吃掉,自然拿不到第三份巧克力的奖励。
一个月后,当第二次做游戏时,孩子会吸取教训,按照计划品尝巧克力,逐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告诉孩子“这是妈妈对你的考验,不要着急,长大后要学会等待”。
2. 饭桌上的分享
自己小时候总是会在饭前准备好桌椅和碗筷,等家人都入座后,才会动筷。
父亲加班不能按时就餐,母亲一定会用干净的碗筷给他单独留一份饭菜。
最好的水果也会留给不在家的家人。
父母生活中的点滴行为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分享。
3. 运动中的吃苦耐劳
孩子从4岁就要多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吃苦耐劳。
跑步可以锻炼孩子的呼吸和耐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
孩子在跑步中会上气不接下气,当过了这个阶段会发现没什么不良反应。
这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生活中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刚开始工作特别难,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也不过如此”。
孩子在学游泳时,会非常害怕,觉得要被淹死了,后来他会发现只要不放弃,一定能学会。
这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什么事情都是由不会到会,这个过程就是自己驾驭外界的过程,不能因为害怕就拒绝尝试”。
6-18岁能力培养,形成知识和技能
6到18岁属于知识教育和技能习得的一个关键期。
个性一部分来自于遗传,一部分来自于后天,而智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遗传,而技能方面的习得才是后天。
这个阶段需要对孩子的能力问题进行甄别,需要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能力方面的定位,也就是自我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将来他在社会中的定位。
学校教书育人,而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将来才能养活自己、养活家长。
另外,在这个时期,,孩子进入青春期,女孩12岁、男孩14岁起,第二性征开始发育。
面对中学生,家长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帮助孩子成长,尊重孩子的选择权。
比如,孩子进入初二后,家长就可以与孩子讨论未来的职业方向,至少提供给孩子五种未来职业选择。
在选择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而不是粗暴式的“管”。
那么当孩子出现学习困难的时候,家长该如何引导呢?
学习困难怎么办?
李玫瑾教授的女儿在高中阶段数学成绩不理想,找了一位优秀的课外老师为其补课。
但是女儿却直言自己数学不需要补,不如把钱另外花在英语和历史的学习上。
李玫瑾尊重女儿的意见,把补习的重点放在了英语和历史两个科目上,最后在高考中女儿的英语成绩提高了50多分。
孩子对自己有最清晰的觉察,要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尊重孩子的节奏。
那么如何在青春期跟孩子探讨恋爱的话题?
李玫瑾在女儿初中时,曾用挑衣服的案例,教会女儿如何确立正确的恋爱观。
挑衣服好比找对象 。
一次,母女俩在商场里挑选衣服,走到第一家商铺,女儿看中一件衣服,李玫瑾鼓励她除了这件衣服,还可以到其他商铺再看看;在不断逛商铺的过程中,女儿在对比中发现了其他更中意的选择。
李玫瑾借此机会说:
“找对象好比挑衣服,中学就是第一家店,如果在中学时期就早恋,那很有可能看不到未来更优秀的男生了。”
女儿恍然大悟,从此养成了正确的恋爱观。
人的一生除了工作,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和美的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情感越丰富的孩子才越幸福,不要逼着孩子单纯地走向成功。
18岁以后自我实现
形成修养和自觉
18岁以后,孩子成年,在社会活动当中会慢慢完善自身的修养,自我的成熟。
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然成年,他的具体的一些思维还有待于成熟,这是需要一个逐渐打磨的阶段,打磨的是什么呢?是他的修养。
因为前期工作做好了,那么家长也才能对孩子这个阶段形成心理的影响和一些关键性的指导,这个阶段需要怎么与他相处?怎么给他一些教育上的启发呢?
在孩子进入大学以后,18—22岁左右,孩子已经是无形中去影响孩子了。
在这个阶段,他要开始独立走自己的人生路,需要做好自己的选择,需要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父母要给孩子一个鼓励,同时要告诉孩子剩下来的路你要自己走了,但是父母也一直会在身后默默支持他。
一方面我们要让孩子去自己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去真正运用自己的这些见识、文化于社会生活之中,实践出真知,大学阶段的孩子都比较理想化,现实却是实实在在的,要避免的是一切想当然,现实情况是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这些也都是在磨炼孩子的自我品行。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让孩子在这个阶段给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可以有时间就多和孩子聊聊人生,可以打听孩子的思想活动,家长需要知道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确保孩子在这个阶段不出大乱子,包括恋爱、婚姻、事业、人际、学业这些都可以谈,多沟通、多交流、多引导,家长才不愧为家长。
圈划重点-核心概念GET
整体来讲,孩子成长的过程养育是教育之基础。
养育是父母辛苦付出、积累教育资本的一个过程,养育需要在早期稳定地形成一对一关系、形成依恋亲子关系,养育也是人性被唤醒的过程,是情感发展的起点,所以早期的三年陪伴极为重要。
三年有恩于他,才可随后立威于他。成长需要行为规范,形成观念。这一切都需要在六岁前完成。六岁前的努力,让人一生受益。
让孩子习得知识和技能,才能让其生活美好。个人生活顺利,才能国泰民安。现代城市化和社会化对人生活的影响太大,所以要重视人出生后最重要的三年。混乱的养育,后患在十二年后显现。
总之,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和过程,它涉及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从一个家庭走出来的一个成员,他代表的是整个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空间,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
每一对父母在教养孩子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冷静分析,多跟孩子交流、多陪伴,一定会帮孩子渡过一个个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