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诗99.99%的成年人都知道。
知道这句诗,并不代表懂得这句诗承载的厚重。
从把田地用犁耕好到用耙耘好,到选种、播种,再到插秧、收割,最终碾米,一粒大米才得以最终成形。中间的繁杂工序,一不小心就会影响收成。比如选种不当会导致容易遭受病虫害,田地耕耘不到位会导致肥力不均匀等。
也就是说“种田”不只是一种体力劳动,同样也是一种脑力劳动。丝毫不亚于其他工作!近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传来佳音——我国杂交水稻双季稻挑战亩产3000斤成功,有力地说明了这点。
长久以来,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大标签是“农业大国”,是因为“种田”。
可是,知道这一始末的人随着如今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反而变得越来越少。想必,这也是四川一高校将“种田”纳入必修课的主因。
从狭义来说,我国南方以大米为主食,所以种的是水稻。而北方则是以面食为主,种的则是小麦。再稍微深究一些,种水稻是因为南方气候比较温暖,同时雨水比较充足,而水稻的成长需要大量的水分。相比之下,小麦则比较耐寒耐旱,而气候寒冷、雨水相比南方来说较少是北方的气候特点。
从广义来说,“种田”不只是种水稻和小麦,还包括其他的农作物,比如高粱、玉米、大豆等等。
长久以来,很多人会把“种田”和“社会阶层低下”、“收入微薄”等关键字联系起来。尤其是在农村,当孩子上学不努力、不上进的时候,父母时常会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长大了就只能种田”。实际上,父母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种田”并不是低贱的,特别是在当下科技兴农的时代。
与出身农村的人们不同,久居城市的朋友对于“种田”的理解又是另一番景象。他们大都会认为“种田”更多的是辛劳和对于精神、心灵的洗涤。他们同样忽略掉了“种田”也是一项技术活。郭晶晶和霍启刚夫妇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带孩子体验插秧,其间蕴含的深意就不乏这些思考。
从古至今,对于“种田”的概括,有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那就是农具的改进。起初是依靠人力拉着笨重的犁耙耕种,再到借助牲口的力量,再到“曲辕犁”的出现改进耕种技术,一直绵延几千年至今。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支撑,换成拖拉机,以及多功能的其他现代化农业机械。
四川一高校将“种田”纳入必修课,无疑是想让更多人清楚地知道“种田”的厚重,从中明白粮食背后的艰辛,懂得珍惜粮食。
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