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勿留隔夜食——老鼠偷到东西马上吃光。比喻那些过日子毫无计划、手头有钱就花光,过一天算一天的人。与“倒头光”“穷光蛋”“贼溜穷”等说法的意思大体相同。
老鼠躲勒书箱里——这句歇后语的后半句是“咬文嚼句”,比喻那种只会照书本上的语言处事、死搬教条的人。
牛皮糖——原指以饴糖为原料制成的韧性很强的软糖,用以指说话、处事不干脆或好纠缠不休的人。
牛婆——指能吃苦耐劳的妇女,语含褒义。现下叫“女汉子”。
牛赤固结——原指双套结,意为结得很牢,后用以说话反反复复,不爽脆,表达不清。
牛胴肛勒拖出来格——指衣着扮又脏又皱,衣冠不整的人。
一朵鲜花插勒牛屎上——比喻一个如花似的女子嫁给一个很丑的男子。
牛身上拔根毛——比喻付出微不足道,常用来评说财大气粗的人。
牛牵马帮——脾气犟,不听使唤。
牛吃稻草鸭吃谷——比喻每个人有各自的命运和福分,不必简单攀比。
牛吃蟹——形容不会吃蟹者的狼狈相,后借指做事没有找到规律,费力耗神。也比喻不善此道的人做此事,吃力又不能胜任。
老虎吃苍蝇——比喻吃的东西还不够塞牙缝,少得不足以品味。
兔子勿吃窝边草——比喻人应该到外面去闯荡谋发展,也比喻不伤害亲近者与周围人的利益,坏人不在家门口或当地干坏事。
兔子尾巴——这句歇后语的后半句是“长不了”,讥讽某种势力不会长久存在下去,或某人的好日子不会长久。也指某种状况不会长久。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挖壁洞——比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成了作家不要看不起小时候教你识字的启蒙先生。
成则龙还是蛇肚勒出来格——喻指出身卑微,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一旦职位升迁甚至当了大官也不要看不起生你养你的“土老二”父母,告诫人们不要忘本。
起则龙松劲——形容劲头大。
打蛇勿死蛇讨命——除恶务尽,否则将受害无穷,反受其害。
打蛇要打在七寸上——喻指要击中要害。
马后炮——借用象棋术语,喻指事情已经过去,再来议论是非得失,已经毫无意义。
马屁拍勒马脚上——溜须拍马未找准对象或未吃准被拍马屁人的点子上,结果未达目的,甚至讨个没趣。
马屁精——善于拍马屁的人。
羊头上搔搔,狗头上摸摸——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比喻不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羊头钻勒篱笆勒——这句歇后语歇去的后半句是“进退两难”。羊头上有角,钻进篱笆后不易拔出。比喻事情一经插手,想不干已经不能,进退两难了。
羊毛出勒羊身上——比喻用别人的钱来办别人的事,给人好处的代价仍转嫁在对方身上,比喻所获之利其实来自自身。
羊肉勿曾吃,惹得一身臊——比喻好处没有捞到,反而落得个坏名声。
猢狲(猴)出把戏——这是一句歇后语,歇去的是“只有那点本领”,规劝人不要吹嘘自己的能力。
猢狲(猴)屁股——形容坐不住,不定心的人。也讥讽面色过于红了,化妆不当。
猢狲(猴)抓把屎——一无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鸡爬啰嗦——形容啰嗦又不识相的人,属嫌弃语,表示讨厌。
鸡爬命——比喻劳碌不停的人。有时也用以对工作的不满。
狗皮倒灶——做事不爽快,或做事不讲情理,不光明磊落。
狗皮膏药——原指涂在狗皮上的一种膏药,疗效比一般药膏好。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这种膏药来骗取钱财,因而也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
狗面亲家公——一会儿亲热,一会儿吵架,比喻反复无常。
狗眼乌珠看人轻——骂人话,指势利的人看不起人。
狗咬狗——比喻坏人之间互相倾轧。
狗旋屎——转来转去,比喻做事无头绪或指坐立不安的样子。
鸡零狗碎——比喻零零碎碎,也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有时也说成“鸡毛蒜皮”。
鸡婆拉私坑——常州特有方言,指住房面积小,分割得很紧凑拥挤。
鸡连皮狗接骨——鸡受伤了,只要不折断,过几天就自愈了;狗即使打断了腿,要不了几天,它会自动愈合。比喻人生了小毛小病,不着急,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老鸡婆生疮——这是一句歇后语,歇去的后半句是“毛里有病”。喻指思想有问题的人。
小鸡客人——形容人的举止行动不大方,一副斤斤计较、打小算盘的人。
猪婆拦屎坑——原为一种简易的两人旗戏,在地上划几个方格,用小碎砖做旗子,将作为猪婆的旗子拦到死角即胜。后引申为空间小,住房拥挤的调侃语。
猪迷——泛指老态龙钟,行动迟缓,反应不灵的人,俗称老年痴呆,现代医学上称“阿尔兹海默症”。
猪头三——原系上海人说的缩脚语,缩掉的“牲”谐音“生”,陌生,不认识。后用来骂人,指不明事理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