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字面意思是尊重自己,可以通俗理解为孩子对自己价值的主观判断,自我认同感、价值感,以及对自己的信心。
良好的自尊心可以让孩子有信心有意愿去尝试和挑战新事物,遇到挫折也愿意再来一次,有勇气接受挑战。而所有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而低自尊或者自卑,则会让孩子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比其他孩子差,缺乏自信,对自己充满怀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好好做事。长此以往,是“毁一生”的糟糕状态。
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尊心很重要。
具体哪些表现说明孩子自卑,家长要引起重视?以及如何从出生开始,培养孩子的自尊?今天来分享一下。
01
哪些表现提示孩子自卑?
孩子自卑,有时候很容易发现,但有时候则比较隐蔽。
具体来讲,以下迹象或表现,提示孩子可能自卑,家长要引起重视:
面对挑战,孩子主动回避,不愿尝试。
这常常是孩子害怕失败、觉得无助的信号。
轻易放弃,稍有挫败,就立刻放弃。
玩游戏快要输的时候,开始作弊或撒谎。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表现得过度关注或敏感。
喜欢找借口归咎于外部原因或者第三方,比如学校里学习表现不好,会说老师有问题;
做不好事情,就说我本来对这事情就不在乎。
拒绝社交,不喜欢与朋友或同学联系。
喜欢做一些自我否定的评价,比如“我从来就没没法把事情做好”,“没人喜欢我”,“我很丑”,“都是我的问题”,“所有人都比我聪明”。
表现出很强的控制欲、蛮横,或者固执己见,通过这些行为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挫败感或无力感。
情绪变化,表现为悲伤、哭泣、愤怒发泄、挫败、格外安静等。
对赞扬或批判,都很难接受。
已经上学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
在家时表现为格外想要插手帮忙,又或者表现为从来不帮助家人。
02
如何从小培养
孩子良好的自尊心?
孩子的自尊,需要从小培养。关于不同年龄段,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
0-1岁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实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尊,因为他们其实还没有自我意识。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仍然为将来培养孩子的自尊大家打下基础,比如:
照顾和呵护宝宝
宝宝哭的时候,及时响应
花时间陪宝宝、怀抱、对宝宝微笑。
对宝宝积极响应、温暖而有爱,可以让宝宝感受到自己被关爱,以及值得被关爱。
1-3岁
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们有了自我意识,开始慢慢了解自己会做什么,哪些事情会让他们自己更有价值感等。培养孩子的自尊,我们可以:
允许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决定。
比如决定玩什么,早餐吃什么健康食物等,这些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我控制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我意识。
安全前提下,允许孩子拒绝,允许孩子说“不”。
比如孩子不愿多穿一件外套,那就不穿,毕竟不穿这件外套不至于伤害到孩子什么,如果冷了,孩子自己决定想穿了,再穿也不迟。
允许孩子自由探索周围的环境,但是当他们需要帮助时,家长及时提供帮助。
比如,孩子喜欢自己观察地上爬的蚂蚁等小动物,那就允许他们静静“研究”,要是蚂蚁爬过来,孩子会害怕,这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没关系。
如果孩子遇到一些对于他们来讲相对复杂的社交场景,家长及时提供指导、帮助和鼓励。
比如,孩子不能接受分享或者与其他孩子轮流玩,因为他们还在慢慢学习:自己是谁,什么东西是自己的等概念。所以,这时候可以实际情况,用简单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如何与其他孩子相处或轮流玩,比如“现在应该轮到X小朋友拿这个红色积木了。愿意与X小朋友一起玩,轮流玩,做得真棒。”
3-5岁
到了这个年纪,孩子喜欢把自己跟其他人比较,喜欢问自己是不是最快的、最大的、最厉害的。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自尊培养,家长怎么做非常重要:
给孩子的反馈客观而平衡的反馈。
表扬孩子的时候,要表扬他们愿意尝试、努力尝试的过程,而不是为表扬他们拿第一了,最厉害了。这样做,可以鼓励孩子愿意欣赏他人的成功,而不是一味只想自己第一。比如,“你在刚才比赛的时候特别努力,妈妈看到你用尽全力在做,妈妈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也一起为获胜的小朋友们鼓掌,祝贺他们”。
让孩子慢慢明白,失败是人生的一部分。
比如,先问孩子“你在比赛的时候全力以赴了吗?”,“你喜欢今天的比赛活动吗?”,而不是一开口就问“你今天比赛赢了吗?”。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不论她/他的比赛结果是赢了还是输了,大人都同样关注他们。
一起玩桌游或纸牌游戏。
这类需要轮流玩的游戏,可以让孩子慢慢学会如何与他人配合和相处,从而让孩子们获得应对各类社交场合的技能和信心。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比如摆放碗筷,把脏衣服放进框里等。允许孩子做这些,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大人信任自己可以做好这些事,而做好了这些事,也让孩子的自我感觉良好。
对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表现出兴趣。
比如,去图书馆给孩子借孩子喜欢读的书或绘本,陪孩子一起做任何孩子喜欢的事情,比如一起搭积木、做拼图、吹泡泡、打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