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的女儿今年3岁,活泼可爱又聪明,还和妈妈特别亲近,一会儿看不见妈妈就四处找。前天晚上,闺蜜洗澡忘记把浴室的门锁好,她家女儿突然推门而入,闺蜜躲闪不及,光溜溜地被女儿看了个遍。闺蜜有点尴尬,但是见女儿没说什么,就把女儿哄出浴室。结果,孩子刚出浴室,就朝着客厅正在聊天的爷爷奶奶爸爸说:“妈妈下面长胡子了。”据闺蜜自己说,当时整个空气都安静了,尴尬到没人说话。闺蜜脸红得脸浴室都不好意思出......
估计多数家长都遇到过类似尴尬的场景,孩子因为不理解某件事情或者某个词的意思,说出一些不好公开讨论、不礼貌、不吉利、粗鲁的话,无意中冲撞了身边人,他自己还不知道。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童言无忌”,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干得出来。
“童言无忌”是怎么回事?
孩子童言无忌不分场合地胡乱说话,这是为什么呢?儿童心理学专家孙瑞雪认为,孩子到了1-3岁这个阶段 ,到了语言敏感期,他会特别喜欢模仿家人、朋友、同伴的话,尤其是一些骂人、粗鲁的语言,传播性强,孩子一学就会。孩子的认知水平有限,学到的词汇或者发现的现象,他不理解是什么意思,所以就会经常说出不合时宜的话,让人感觉很尴尬。
“童言无忌”不能放任不管
孩子童言无忌胡乱说话,反映了天真无邪的性格,所以有的时候充满童趣。比如,朋友老公给3岁女儿妞妞洗澡,结果刚把女儿放进水盆,他女儿就大喊:“妈妈你快看,爸爸在泡妞啦!”
但是,孩子童言无忌也说明他缺乏生活常识,语言组织能力不佳,说话没有分寸。这样的孩子也很容易伤人。像邻居家的孩子,在姥姥葬礼上问“什么是死?”他奶奶告诉他,就是睡着了,永远不会醒了。”然后,他就问奶奶:“那你怎么不去死?”结果,气得老人家脸色发青,差点昏厥。
孩子不懂得分寸和界限感,不知道如何合时宜地表达自己,虽然是有口无心,但是却容易不知不觉中伤别人,所以年龄小绝对不能成为放任孩子“童言无忌”的借口。家长应该尽量避免孩子说一些童言无忌的话。
如何引导孩子得体的说话?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说任何话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冒冒冒失失地表达自己,因为孩子早期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的行为容易感染到孩子。家长说话前先想着别人,孩子也会变得有同理心,不随意乱说话。其次,家长要和孩子多交流、互动,及时解答孩子的困惑,并且积极地帮助孩子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增加孩子的生活常识,懂得基本的人情道理,少做傻事。最后,家长要告诉孩子,人和人相处需要界限感,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让孩子提前做到心里有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