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购买充值卡

     

龙飞电脑工作室|海门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8|回复: 0

混在海门小县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8-1 17:1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八品 酒鬼

    1700

    主题

    189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25
    发表于 2022-11-29 10: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在我小的时候,海门的县城对于我来说那就是耳中听说的地方,县城里有车、有楼、有电灯、有电视……,县城就是我梦想渴望生存的地方。因为我出生在农村,又自幼在农村长大,小时候让我眼花缭乱的地方也就是乡镇的集市了。
    $ f2 y3 ?% C4 A
    & Z' s6 d7 B3 ?# a! Y% k! A% v. G在我零星的记忆当中,我真正来到县城就是上中学了,那时我才12岁。初到县城上学,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这是从山乡圪崂里来到一个大世界。: _# H  K2 Y% K: @% K. ^, \
    $ J0 [2 X* R- z& B: ^' C) n( W
    我带着好奇的眼光把县城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周末时都要转悠几遍。当时县城给我的感觉就是大了很多的乡镇集市,满大街录像厅、游戏厅、歌舞厅,社会治安不好,污水横流,城市面貌乱糟糟。& L9 K9 F! U8 Z5 y4 f

    8 o5 A' Q9 S( j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县城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街道在新开,楼房在新起,县城框架在拉大。在县城上学时期对县城的认识也就停留在一碗阳春面3块钱的层次了。外出求学及工作几年后,又回到了县城,截止现在已在县城生活了十个年头。
    . F: j8 }! g; p1 d* n( B/ b! a* T7 @2 ?8 \0 Y" B( c
    在这十年里,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进、时代的变迁等都在县城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让人感慨,让人深思。
    & n4 H. f5 z4 F6 ?6 f& I4 k6 ^- @5 d2 _1 T# V8 _7 `$ }  Y
    我想,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应该对自己所处地域的人文社情等方面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为的是更好的继往开来,为的是实现我们伟大的梦想。当然,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批判也不是颂扬,只是站在我的角度上,以个人的眼光从社会氛围、文化习俗、休闲娱乐、消费、县城建设、人才及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出行、婚嫁等方面进行了浅薄的分析,见笑与人。7 R# ^6 S) o6 p8 G9 {! y

    . e" X0 K4 a$ X- T) X熟人社会、名利二字2 ?# ^' r: R  t" y8 V' e7 p
    3 g; H, C+ e' J- N0 b8 k7 C
    纷扰的县城% j( n* Y1 g4 p" z4 u5 Z

    ( L# k. U! G, C! a* y  d  D大城有大城的吃喝拉撒,小城有小城的喜怒哀乐,乡村有乡村的酸甜苦辣。熙熙攘攘,纷纷扰扰,都终究逃不过名利二字。县城卡在中间位置这个地方,进,可看到城市的繁华热闹和贫困潦倒;退,可看到农村的恬静幽美和困苦挣扎。生活在县城,少了些城市的冰冷,多了些乡土的热情。芸芸众生,众生百态铸就了县城的社会氛围。
    " B% N+ K& V2 u. x% u, v" [8 x3 c% F( ~; H+ j0 _
    县城是一个典型具有精英掌控的社会。一个县域社会有几十万人口,但是真正有权有势或许只是几百个人。这几百人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熟人社会网络,相互之间即便不熟悉,也会通过其他渠道短时内了解各自的底细。身处网络中的一个人,如果碰到什么事情需要找网络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想一想办法,都会搭上线的。可以说,县城的一举一动、县城的孰轻孰重、县城的风云变幻都在这群人手里掌握着、捣鼓着。$ T. p' \7 Q- o+ @" g* i
    ; H- c* K, i* n8 V* B
    县城是一个陌生环境下的熟人社会。走进县城,许多人你不认识,但是许多人你又认识。如果你在县城生活,走在街上,会有不同熟悉度的朋友或认识的人给你打招呼,面带微笑同时乐此不疲;两个陌生人见面扯东扯西的聊天也能引出一系列亲戚的连带关系。
    7 {6 S& S* q& W# @  l7 W$ m) z2 {: v- s4 e. N  q
    你打交道的圈子和人重合几率非常高,所以名声和口碑非常重要,它几乎代表了你所有的信息。而每个人的身后,早已贴满了各种被别人定义的标签。县城里稍微有头有脸的人,就被会大众认知。/ w, {$ D7 `# |1 l, f, x, g+ X

    : t8 H3 t2 x; H" P' v县城是一个关系大于规则的社会。在县城,“有关系好办事”的观念根深蒂固。路上车追尾了,事故双方下车首先打电话找人,亲戚朋友叫来一大群,好像要打架似的。然后各自通过关系找交警。; E9 _. P# K9 J! |
      d" Z, {9 J4 O( [7 v
    县城人讲的是关系,靠的是裙带和朋友。在县城人看来关系比规则更重要。关系到位,事情就不会荒废。人脉决定成败,至于规则、能力、才华、水平等一切都靠后。
    2 s. }" {+ _, z0 O$ Y/ w& b. z. b: ^2 `& S# p6 T
    你的能力所体现的不在于收入相差几百块钱,而在于你认识多少人,有多少各行各业的渠道,能为多少事开方便之门,在灰色地带又能如何游刃有余。大城市的关系问题也许会让你望而却步,输的心服口服。但小地方的关系问题会让你哭笑不得、咬牙切齿却无能为力。; c) @  E, X7 T" Z
    6 O0 E8 K8 {. w$ E* X; \
    县城是一个有圈子、有场子的社会。在县城,有级别,就有区别。级别通过地位、财富以及权力来显现。级别不同的人很难混在一个圈子里,但是可以聚在一个场子上把酒言欢。不同级别的人组成了不同的圈子,朋友也很固定。
    0 U$ g' f9 c: ~, ^6 P; J6 h4 x
    " R2 M. U! i  A# w: K* L" Z( }圈子有高低之分,但是没有大城市那样泾渭分明。在县城,圈子很重要,你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有什么事情圈里人自然会照顾到你。有人很难融入圈子,有人想从一个圈子进入到另外一个圈子,但是难度系数和干部晋升一样,很大。
    2 E5 n5 {, J( _2 |9 S
    ; e+ f# z0 L( r4 _( x4 W4 G* W8 o县城的场子也重要,特别是酒场。请谁吃饭、谁陪吃饭、陪谁吃饭都是一门学问。酒场上喝什么酒,怎么喝酒都要视参与场子的人员而定。一般坐在场子上的人都是给面子的人,也基本上是圈里的人。县城的许多事情都是在场子上办妥的。* t3 P9 T/ K' S8 R& A

    $ k! k5 x/ J. S  g- `县城是一个有领导感存在的社会。在县城,官往大当很难,但是要找到领导的感觉不难。一官半职在都市是职业,在县城就是领导。在县城,有“职位”的人大都会被滋润的神清气爽、穿着讲究。为官的气场十足,让普通人望而敬畏。
    / }" x  d! ?* S) x/ A0 a$ d6 C& H# H* p0 o# m  c& L0 p* D6 w
    县城是一个安逸稳定的社会。在县城生活,慢慢的就会温水煮青蛙。当你的才华配不上野心的时候,不知不觉你的理想抱负在脆弱的自制力下分崩离析。在县城有想法的人一旦失去了“贞操”,大多数都最终“嫁给”了县城。接受这一切,要么幸福,要么甘于平庸。生活在县城的人普遍把安稳和踏实当作立身之本,追求的就是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可靠而衣食无忧。' t$ I% E) o, i* s1 ~0 O4 l: Q/ a

    9 T. C5 ]" Z9 x县城是一个缺乏包容性的社会。在大城市,大龄青年怎么样,丁克怎么样,不买房怎么样,不要铁饭碗怎么样,穿着怪异又能怎么样……没有人在意你,没有人关注你,这就是大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可是在县城,工作,必须得等前辈退位让贤;婚姻,必须门当户对;结婚后,必须立马生孩子……要随波逐流,不能特立独行。不按正常模式生活,很快会被打入另类。3 o) V, r$ }; d7 d0 Z  s3 P
      }7 n4 `6 D5 ]0 J
    县城是一个信仰及诚信缺失的社会。当前,信仰和诚信的严重缺失,不仅是在县城,而是全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信仰的缺失,导致缺乏底线,无所畏惧,有恃无恐。曾经在县城亲眼遇到过一件事情,门面房是父亲的,租赁费却儿子在收。父亲向儿子索要租赁费引起父子之间激烈争吵以致到谩骂。儿子给父亲称“老子”,甚至要动手打父亲。
    2 h7 b6 w# Y' I" M: J8 Q( U! i2 o- P! D( X
    诚信的缺失,导致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相互猜忌,尔虞我诈。过去,人与人之间借钱只要有,几万几千都不成问题。现在,几百都是问题。吃的怕有毒,穿的怕高仿,走路怕车撞。当官的怕纪检,做生意的怕赔钱,打疫苗的怕遇假,找对象的怕化妆,学生怕考不上好学校,农民工怕拿不到工钱……。在这茫茫的人海里,人们就像漂泊在海上的一叶孤舟,孤独、焦虑和恐惧时时笼罩在心头。2 t# M6 ^& g7 G7 K; n
    " _; T8 _2 E0 ^, x( m& a
    03
    0 O* n% Z+ [2 J3 V: w. Q  }  k4 i! T( F, l
    县城的文化处在这一代盲区中8 ~* c0 _. G0 z" i3 U
    ' D$ Z! t% ?* X0 n
    作为乡村与大城市的一个连接点,县城是观察城市文化的一个窗口,县城有着自己独特的县域文化。只是,近年来,随着“北上广”等大城市虹吸效应的显现,所谓的社会精英们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些一、二线城市,包括书籍、影视等文艺作品,关注的要么是历史,要么是虚幻、要么是都市、要么是农村,唯一不关注的就是县城,甚至可以说县城的生活处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盲区里。% u3 Z. F: b. V" J" Z8 x2 y

    2 O: P' L% R: t县城的主体构成人员,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在城镇一体化的感召下,随着资本流动、人口流动等一系列流动,成年后都涌入城里。有人存在的地方,才有文化。文化告诉我们两件事,我们应向往什么和我们应如何表现。在县城,我看不到人们向往的是什么,但是我看到了表现了什么,可以说,是一锅大杂烩。没有鲜明的县域文化特色,大多数是千律一篇的次生城市文化。& `0 A! y% Y) i9 y* T
    % Z6 Z  K( R5 Z0 n
    在崇尚金钱的迷惘中,夹杂着当地的生产生活文化、婚姻家庭文化、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等,洋不洋土不土。所谓的文化习俗在历次的改革浪潮当中,都被次生城市文化同化。
    - L0 _6 E0 h: K8 O; G
    1 n1 W. l4 X/ T县城的发展就如生活在其域内的人们一样,在尴尬中前行,在徘徊中过渡。我们的县城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的社区、小区在一个一个的形成,但是适应县城的文化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 w; @: C; I: Q# j
    7 z, c2 _4 Y+ s* S4 W+ P  C
    有了生存的皮囊,却少了生存的灵魂。我们是继承乡村传统文化习俗而发扬光大,还是吸收外来文化而装作紧跟步伐?生活在县城的人们在迷惘,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也在迷惘。我想,管理者也在迷惘。我们缺乏的是文化自信,我们缺乏的是构建县域文化体系的大师。4 |' K/ K: P% ^$ k3 f" t0 z

    - o) P# B# f. z* _/ C, D* F/ I9 n我们县城的文化怎么表现?当闲来无事时,人们把打开手机“抖音”观看“网红”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这是一种畸形的文化氛围,并不是文化的引领。
    % {/ Y" z6 F  }) p8 Q# y0 u# Q1 c) e6 s+ [/ S& _% T; n4 c
    “网红”们搔首弄姿、说拉弹唱却能日获万元,有时靠以挑战传统道德底线而引起多人围观,且大伙送“穿云箭”“棒棒糖”而乐此不疲,这是“乞讨”文化。- T7 O3 f/ z( J0 J4 I" z
    1 K9 A; @% o1 q( \) r8 ]  i7 T8 r
    当夜幕降临时,县城各个广场霓虹闪烁,音响震耳欲聋,大爷大妈们甚至年轻人尽情的扭动着身体,跳着“鬼步”等舞蹈,旁边围着一圈人拿着手机摄像充当忠实的粉丝。舞者迷失在音乐的节奏里,观者凌乱在错综的舞影中。这就是所谓的“广场”文化,你喜欢她或是厌恶她,就是制止不了她。$ e. Y, G9 ]  N5 ]- c" M, a
    % N# {, P) ]+ w- t6 R( j1 K
    当春节来临时,会在主要街道的两边挂满灯笼,在主要广场装满灯饰,让小城的夜晚变的美丽。临近春节的前两天,县城的大多数街道都出现了堵车,在拥堵的车流里不乏外地车牌。一年一度的春节,成为回乡者和留守者的最大社交节日,各大饭店爆满。但是和大城市一样,县城的节日氛围也逐年变淡,除了车多人挤,你丝毫感受不到原来那种过年的感觉,这是“春节”文化。; u" \* A' V9 P/ }

    + s2 s4 m0 n$ v你怀念她还是批判她,但是躲避不了她。当婚丧嫁娶时,县城的人们都会事先在饭店定好几十桌,基本上都要大操大办,生怕丢了脸面让人笑话。亲朋好友都来参加,每户随礼钱不少于二百。图个热闹,图个礼尚往来。但这种“人情”支出已成为不少人苦不堪言的沉重负担。这是“随礼”文化。你排斥她还是敷衍她,就是精简不了她。0 ^. X2 }4 s2 g& i& [
    + T1 G1 z5 |) {2 T* U' a1 K
    在街道上、在公交车上,在任何场合随处可见的都是低头族。遇到稀奇古怪感兴趣的事情,大家都在拍视频,并能迅速传播。机不离手,头可断,网速不能慢。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已经深入骨髓,结束一天最后的一件事情是看手机,开始一天的第一件事情也是看手机。手机让人了解了世界,手机也让人失去了自己。这就是“手机”文化……8 f! r  P* n# ^4 z7 i! R$ D- H
    + _7 M$ ?$ u; d2 }: ]
    有人说,北上广是中国的幻象,小县城才是中国的底色。
    8 `8 {, t4 l, r: z% R8 r% N; k; k
    1 w( `/ J3 b5 z) z我想,一个县城的文化体现了一个县域人们的追求。拾起我们的文化自信,不失传统文化习俗,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县城人提供一个纯净的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并为子孙后代着想,这是我们重建县城文化的愿景。当前,县城文化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给一个合适的定位,是当下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有良知的文化人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
    1 D( K. u, L8 F" d* R
    3 ^8 O+ d4 j% D" w/ q4 ~9 f在县城,你能真正体会到学非所用
    ) B( o8 G/ Y9 ~. X4 m3 X- M7 v9 N) t- C* t! L' T. ~4 y
    县城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足够多的年轻人。现状是县城的年轻人,特别是上大学的年轻人,回流率很低。回来的大部分是二本三本及专科,211及985的基本不会回来。目前国内的现状是人才过于集中化,最有能力的一批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差一点的二线,再差的三线,等到了四线五线城市或乡村人才就很少了。. F6 q9 g) r  ^
    ! F3 B* Y: A7 Y# K
    资源向城市集中,人口也自然向城市聚拢。, e( H) }/ b8 Y, v- q

    & G, N: C! o' E4 q, G许多大城市发生的抢人大战,会像吸血一样逐渐吸空县城。许多年轻人不愿意来到县城或者县城的年轻人不愿意回来。+ [2 x2 G- i* U* p/ f

    0 ]5 e+ B6 x2 x$ `: C. d一者是因为县城缺乏发展前景的产业,就业岗位匮乏以及单一,发展空间小;二者是因为相对于大城市较为公平的竞争机制,县城的人情社会氛围和乡土规则,让一些回到县城生活的人,立马产生逃离的冲动。能留下来的,大都是以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为主要群体了。
    5 Q$ E1 D& M7 q+ ?7 c0 A& m3 O. o2 O! i/ A1 ^  j8 Q
    在县城,只有官场,没有职场。( s% E# C3 L: \- `" x: b
    - B) d# i8 O- a4 Z4 i
    在县城,你真正能体会到学非所用,你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在县城,工作大可分为行政、事业、国有企业、自由职业等四个类别。其中最体面的无非就是在行政单位上班了,别人问你在哪高就时,回答底气最十足的就是某办某局了。随着机构改革人员编制的限制,行政事业单位招人“逢进必考”。, l; c- f) n3 ^" g& K4 K, F/ K5 j8 f
    . U; _. E$ k9 {% E. q
    在许多人眼里,大中专生毕业就意味着待业、失业。所以,在县城拥有一个“铁饭碗”是大多人的梦想和追求,即使是一个公益性岗位,也会有人托起关系花着大价钱挤破脑袋去争取。
    / D6 K8 a, Q4 W5 v( S
    7 Z1 s) V5 Q/ v在县城,体制内的人才多,体制外的人才少;传统型的人才多,高新技术的人才少,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少。在县城,当最优秀的人才把人生最好的年华留在体制内,却因无背景晋升无望而弄得干劲和志气全无,每天对着电脑喝茶玩手机时,过着徐庶在曹营的生活。我想,这个县城是没有活力的。
    : d. V& \# |6 _) S! g2 f. X& M- w7 Q' N* ^2 k' W# j4 P3 f: {
    在县城,当我们摒弃“跳出农门就从政”的思想时,当我们树立公务员就是一份职业时,当我们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勤奋刻苦能够在社会上创业养家糊口时,当我们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持续发力时,当我们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时,我想,会吸引一大批年轻人才。3 j+ n; z8 E7 X

    " P( Z. q& S1 f( s/ l$ _3 |" f而人才的聚集又会促进这种产业的发展,良性循环。那么,县城会越来越好。但是,如果县城缺乏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只是依赖于资源,随着资源的枯竭和产业的单一,无法吸引足够多的人才。那么,等待这个县城的就只有慢慢的衰败了。# L8 `8 d3 X8 q

    & F" A" a6 `* z婚嫁方面" z0 Q$ g) I' D, e& U

    . g) L+ I9 C$ Z. @在县城,择偶标准切实的体现了当地的价值观。优先级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商人,最后是自由职业。在县城,男孩找女孩一般会问干什么工作的、长相如何、父母是干什么的等几个硬件问题。+ Q7 V% }1 t) X# F+ c  E0 P
    ' F. r* T  ^5 {5 N' d" {' c
    一般女孩子如果工作在体制内,找对象的成功率是大大的提高,如果再长的漂亮,那就是香饽饽了。女孩找男孩一般会问干什么工作的、人怎么样、长相如何、个子高低、家庭情况等几个硬件问题。一般男孩子如果在体制内有工作,而且有房有车,那就好找的多了。
    / d6 d% K/ t2 Q2 q& M3 ^$ A3 n* h$ _* h
    在县城,条件好的女孩比条件好的男孩难找对象很多。女孩有体制内工作而且貌美的,单着的也很多。也不能怪男孩没用,县城实在是机会太少,男的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大多优质男都去大城市发展了。反观女孩,只要有编,再打扮一下,就都能算条件好了。如果家里还行,那就是白富美了。在县城,对女孩年龄很在意。基本上除了特别貌美的,过了28周岁,介绍的就比较少了。$ {' M$ E( r- Q9 S
      ]$ b/ u  A+ W" ]2 T8 _
    在县城,婚嫁也基本上体现了门当户对的一个趋势和模式了。在县城,有王子找灰姑娘的事情,但是很少听说有公主找穷屌丝的先例。穷二代要实现屌丝逆袭,除非你的学历、才华、工作所散发出的光芒掩盖了你的家庭出身等所有问题。! p8 N5 l3 G+ {# [2 L( U* j+ O
    $ [0 V$ {0 m3 K& V; h
    在县城,结婚前,女方跟男方要房子、车子、彩礼钱、金银首饰钱、零花钱,基本上是一样不能少的。家境好的,准备的妥妥帖帖;家境一般的,要借钱贷款筹备,真是结一次婚,穷了老子富了儿。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社会风气,老人辛辛苦苦攒一辈子钱就是为了儿女结婚,年轻人不去奋斗和拼搏,不去体验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坐享其成。5 U2 Y. H  f% g; D

    9 ^0 A9 ^$ v, z$ ~) p在我看来,年轻人结婚,自己有本事买辆奥迪,没本事就买辆雅迪,不要拿父母的辛苦钱去挥霍,不要拿借钱贷款炫耀自己的不成熟。) [3 }: a" S3 h; ]
    6 M# ^; V, z% ~9 C8 [
    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从小你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
    7 E/ h3 E) @: ~+ T( c" R+ {$ g% t& O3 N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不知所云。
    + z' k+ {7 X; J/ L' D+ K
    5 D4 |% Q2 g8 k: a关于县城的社会话题还有很多。普通老百姓的锅碗瓢盆奏响了这个社会曲,人人都是弹奏者。谁在编曲谁在听,演绎着各自的人生,讲述着各自的故事。在繁华中落幕,在拥挤中独行。人生百态,冷暖自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