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购买充值卡

     

龙飞电脑工作室|海门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1|回复: 0

不生大病的人,一般都有这几个共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8-1 17:1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八品 酒鬼

    1917

    主题

    1944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857
    发表于 2022-11-29 12: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少生病是多数人的心愿,而生活中一些很少生病的人,他们往往都有这几个共性。, {; Z: h9 I3 R% t5 X* i" W$ b

    : T* d* t. c; ?$ {( K1、不生气0 @/ u. E- M% Y, L
    9 P% ^% a$ T5 S, Y1 @8 p
    中医讲,“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心情好,有益于身心健康,但经常生气、发怒、抑郁,患某些疾病的概率,要比不生气的人高出好几倍。9 `6 O! h6 E. O/ M  k+ K  y

    ' D6 Z, t4 H, L6 \! w其实很多疾病都和生气有关,不生气就不生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王祥瑞2017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生气时心脏血流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心脏的收缩力加强,心跳加速,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脏,会出现心律不齐、心肌缺血、胸闷、心慌。生气也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一大诱因。; ~/ u; I# K. Y: }: X
    ! H, S- Q+ x0 A" P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在其书中《不生气就不生病》中谈到,据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90%的疾病都和精神压力有关。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我们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所以不生气就不会生病。这也许很难做到,但至少是在脑子里有这根弦,能时刻提醒自己也是好的。
    % W+ k: i+ G; J. C- A6 B+ K7 ]2 x
    8 |# ]) u9 f& y0 g+ p0 s小贴士:6 y. F& T# Y9 C/ @2 L

    : h5 g/ t; v! f. w: ]8 j很多事情,回过头来想,都是小事。所以该放的放,该忘的忘。无足轻重的事,能睁一眼闭一眼的过,远比事事计较,事事较真要容易让自己快乐得多。学会有个好心态,尽量少生气,让自己处在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中。" a. Q8 R+ n0 k

    " \9 _& V9 z+ G; t6 H2、  不过度伤心$ t+ V: T* g. {. Z% D
    * v5 _3 u, f, d. {
    伤心是人常见的一种情绪,但如果长时间的过度伤心则可能会生病影响身体健康。# X- F% \" S8 a

    8 P4 A3 r7 a' s0 C: T* i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副院长、中医心病科主任医师陈丽云2018年8月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人在悲伤过度时有可能患上心碎综合征,严重者有可能真的会“心碎”致死。, \$ E$ r7 P5 S- I
    ' Z2 q! h7 A1 o6 ?0 v
    心碎综合征也可以称之为“应激性心脏病”。一般是指在受到巨大的精神刺激或者强烈的情绪变化时,心脏承受不了而致病,表现为心肌梗死、左心功能障碍,甚至猝死。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轻重不一。通常在大的事件发生后,患者情绪受到强烈刺激产生极度悲伤或愤怒的心理时,在某时段中可能会有身体不同部位痛苦的感觉,如头痛、眩晕、咽干舌燥、消化不良、肌肉无力、胸闷憋气等症状,严重者则出现心肌坏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颤,甚至猝死。
    ( ]9 f2 Z: V) a- F" g# C
    " @( v* ^2 \5 [( U3 [' Q+ c小贴士:
    1 Q. N. J9 ~/ H% }) A$ ~# [4 V7 |" U) v9 Z! E0 f& |
    有情绪时不要让自己始终处于低落的情绪中,如果情绪不好时,可以找朋友诉说,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事,来缓解低落的情绪。
    , H! Q" A( I: `8 u! S8 O 8 G% C- \+ V7 c; U% c
    3、不熬夜7 l) t  X5 u, h& A- `& z) D

    * F( s* {# p+ ?$ p2 W熬夜的伤害到底有多大?2017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3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机制方面的成就。而生物钟调节着人体至关重要的功能,例如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和新陈代谢……这次诺贝尔奖的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当我们的生活方式总和我们身体内部的“计时器”作对时,患上各类疾病的风险就可能会增大。
    % O/ J6 O4 ^3 F& U6 T
    3 p  J$ q. e) Q+ K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因为熬夜导致猝死的新闻,而这些也并非危言耸听。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欧阳学农2013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因为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提高患癌风险。④
    & h% n0 J- J1 Z/ N
    9 z7 S/ L, \* z  M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马帅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熬夜导致生物钟紊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心跳加速,引发室速、室颤,造成心源性猝死。
    % ^7 W( V6 W* {5 [& j . h, h  \; g1 @* S! A
    小贴士:, K/ a* F4 o; P2 `1 P  C
    $ i7 K9 f( m- }' y. T4 F
    不要熬夜!不要熬夜!如果是被动熬夜,可以找一些方法提高睡眠质量,如睡觉时保持环境昏暗且温度适宜等,此外,每天如果时间允许,要保证15-30分钟的午休。8 A3 e8 {) K4 W+ u7 |. o

    / [/ q# l; z$ Z: C' f4、不乱吃
    4 t9 ~0 o1 i0 K; i
    5 W4 S3 o% X5 ~6 H5 ]实际上,“病从口入”这句话不无道理。很多人经常“乱吃”,夜宵当晚餐、不按时吃饭、高油高盐饮食……然而扎心的是,不合理的膳食是中国人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中提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7年中国居民310万人的死亡可以归因于膳食不合理。
    7 R* l& `# j: f% n3 C+ |( ^ : p4 q1 W/ _, C6 z
    2021年8月发表在《胃肠病学》上的一项研究,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科学家调查了1991-2011年间超过2.7万国人的随访数据,分析了饮食与生活方式风险因素对消化道癌症的“贡献”,结果发现五个我国消化道癌症的首要风险因素:吸烟、红肉摄入过多、水果蔬菜摄不足、肥胖、饮酒。可以说,5个因素中一半以上都与吃有关。
    ) k) ]7 X/ C3 h% a7 B9 W$ L0 u " D  V1 Q$ j- M) B5 x* |/ L- _+ y
    小贴士:
    5 S8 J6 p8 U" M, D) l. B/ O  F- ?* P& C9 f/ V
    日常饮食结构要合理,注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维生素主要来自新鲜的果蔬,而纤维素的主要来源是果蔬和粗粮。需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可用适量鸡、鱼等白肉替代。+ E; b  r# z1 R' p
    % g8 v* \% M- M
    5、  不透支自己
    ' u% Z* E$ Q& ^' D- G ' I! O) T0 D# z. q  D& `
    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快,有的人工作起来几天都不休息。但是,人体就像一个弹簧,过度劳累使自己身体透支会直接导致人体抗病免疫力快速下降。
    & n- s( ~: I3 Q5 h 0 S! |( q+ M+ Y3 J( E. ?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心身医学门诊主任彭国球在2012年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疲劳到患病只要五步:轻度疲劳→身体沉甸甸→筋疲力尽→身体有恙→大病缠身。
    ( k0 D- K0 [$ ]! T* ^; ?4 U1 y2 p# z
    * u; X" y* @- Z% `& e' D+ L3 \9 L小贴士:
    " G7 ~- F5 a6 q" S8 f3 S0 y! a" ?$ P6 c6 v3 T4 D
    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之外,要适当休息。尤其是在感觉到疲劳时候,立即休息。# [4 z; `- ~7 H) m" B2 Q. d

    + |( c  K: p. y, p2 _6 `. t5 a3 S6、保持运动& R$ P6 a; r4 U0 E

    4 K2 x, I" W0 a7 L, S0 i" u适量增加身体活动,保持健康的身体对预防多种疾病有效。2021年9月发表在《体育运动医学与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运动不仅能改善整体健康,还会释放出一种减缓癌细胞生长的“秘密武器”,运动后的肌细胞因子就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给身体内创造一个“抑癌环境”。
    ; a+ L- S0 W" L: g- T6 g9 O 1 ?' y' ]) `, F7 K
    小贴士:- L# p; T: C" [: f" |0 ^
    8 Z. Q7 K2 j1 M. ~1 z1 Y: D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老年人不适合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甚至没事在小区溜遛弯也比整天待在家不动要好得多。0 l* J& ?4 V# X+ x

    , t8 E) @" m" J$ G4 Q* M3 V7、重视体检
    ; U2 d3 N/ z/ A) D, P# Z- M+ e1 r 3 n) g. J' ?6 @0 W. u
    有人认为常规体检意义不大,只有在需要检查特定疾病时才去做检查。而常规体检更是“没什么用”。 事实并非如此。2021年一项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研究回顾了近60年间的32项高质量研究后指出,常规体检可以更好发现和控制慢性病,促进生活习惯改变、疫苗接种和癌症筛查,而且改善患者的自我健康感受。所以,即使是常规体检,对于早期发现疾病也非常有效,很多人只在出现问题时才去看医生,但这时可能已经为时过晚。
    5 @+ w. b' Z* z/ ?
    0 y* H& e' F# l小贴士:
    7 b* A- v$ q8 _4 j6 f$ b) q+ H# U" f$ P
    + m6 v) L+ Q% }! N$ Z: J$ @不同年龄段需要注意的疾病不同,所以所需的体检项目也不同。所以建议不同年龄段根据筛查建议以及自己属于哪种疾病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项目。
    ; x; A& i9 F' V# z2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