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据统计18~79岁的人中约有30%因头晕而就诊。很多药物都有可能导致头晕/眩晕的不良反应,药物源性头晕/眩晕(DIV)发生的机制多与前庭系统受损或体位性低血压相关。
一、药物引起的头晕/眩晕有哪些特点?
特点多为发生于用药一定时期以后(过敏反应除外);头晕/眩晕产生较快,但很少呈发作性;周围环境不稳,有颠簸不定的感觉,较少是旋转性的,可伴或不伴眼球震颤;由于受损部位不一或有所侧重,故症状各异。
多数DIV在用药不久后发生,症状的出现与药物的使用呈锁时关系,如降压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前庭抑制剂或卡马西平、左旋多巴等;部分DIV发生在突然停药后,如帕罗西汀和舍曲林等;少数DIV发生在长期用药后,如苯妥英钠和氨基糖苷类等。
二、常见可引起头晕/眩晕的药物有哪些?
很多药物可能导致头晕/眩晕的不良反应,机制可能与耳毒性、低血压、低血糖、中枢镇静、骨骼肌松弛等机理有关。
1.影响心脏导致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的药物或毒物:
2.中枢抗胆碱能作用药物:
如骨骼肌松弛剂、泌尿和胃肠道解痉剂。
3.小脑毒性药物:
如抗癫痫药、苯二氮䓬类药物、锂剂。
如降糖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5.耳毒性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抗风湿药。
三、如何处理?
导致头晕的原因有很多,遇到头晕/眩晕的患者应详细询问有无服用与头晕相关的药物,如抗癫痫药、抗焦虑抑郁药、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特别是老年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头晕值得重视,注意近期新增加药物也可能是导致患者头晕不适的原因。
积极的药物筛查,虽然不能快速改善头晕症状,但可通过合理调整药物可改善头晕症状,有助于后续的治疗及预防。
怀疑药源性头晕的患者,应注意监测引起头晕症状的相关药物的应用,根据患者合并疾病的情况,适当减量或停止使用,多数药源性头晕在停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