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门诊每天接诊的大多都是女性。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高龄女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
更容易得骨质疏松?
1.生长发育差异。从出生一直到青春期前,男女间骨量并没有差异;青春期开始后,骨量增长开始出现性别差异。一般女孩先于男孩2年开始出现骨量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男孩骨量获得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男孩的骨形态大小和骨皮质厚度都要比女孩大,因此,峰值骨量开始显现性别差异。男孩腰椎、股骨远端的峰值骨量总是大于女孩。生长发育期男性运动量比女性大,男孩比女孩有较高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与高肌肉量有关。
2.女性的生理特点。除了骨骼生长发育特点外,女性各个生理期也会导致骨量下降,譬如妊娠、哺乳、绝经等。在妊娠的第一个月、第三个月时期,骨吸收明显高于骨形成,伴有骨量丢失。
作为女性最重要性激素中的雌激素,雌激素的水平是有起伏的,不可能持续在高水平状态。45到50岁时,大多数女性将进入围绝经期,突出的变化就是卵巢功能减退和雌激素水平降低。而绝经后卵巢功能的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会使破骨细胞功能亢进,骨的吸收多于骨的形成,而发生骨量丢失。女性绝经后的前几年是骨质疏松的高发期,在不同女性间骨量丢失也有差异。月经初潮晚来的女性较早来的女性容易患骨质疏松症。月经初潮年龄推后往往可导致成年后低骨密度和高的股骨骨折发生率;生育期妇女经常出现月经紊乱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要大于月经正常的妇女。还有月经来得晚、走得早的女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这些主要与雌激素变化有关。
检查很重要
1.化验室检查:这个检查包括血钙、血磷、血的碱性磷酸酶以及血的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另外,骨更新的标记物、晨尿钙/肌酐比值等。
2.辅助检查:第一,骨的影像学检查,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的病变,如椎体压缩性骨折等。第二,骨密度检测,目前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治疗更重要
1.一般治疗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保证每天1000mg钙的摄入,女性大于50岁,男性大于70岁,需要增加钙摄入量达到1200mg;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强壮。
2.药物治疗。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地舒单抗、双磷酸盐;促进成骨细胞药物:特立帕肽;性激素补充剂:雌激素、孕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
预防也重要
1.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最好配合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更好的促进钙吸收)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可多吃牛羊肉、鱼肉、瘦肉、鸡蛋以及大量的新鲜绿色蔬菜和水果,同时做到低盐饮食,戒烟限酒。还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高质量的睡眠。
2.多晒太阳和规律的运动:晒太阳是能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增加骨密度。每周4-5天,每天30-60分钟的运动,在运动的时候,尽量减小对骨关节的负荷,可以选择游泳、慢跑、散步、太极等方面的运动。老年人在锻炼时要适量、适当,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运动可以减少骨量丢失的程度、保持运动能力,减少骨质疏松带来的骨折可能。
3.围绝经期女性积极防治骨质疏松:可在医生评估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