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海地区原先是一片江边滩涂,18世纪初,大批崇明、常熟等地的移民开始围垦耕种,因而繁衍成如今的启海人,形成了风味独特的方言。启海地区的避讳语更是别具一格。
* F3 {9 U) I; w8 M" Y/ l
: ]* F$ }# ~3 C# m: I) z$ b: F5 M启海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愿说出犯忌的话,常常用一些其他委婉和吉利的话来替代。, C: K- p1 ?/ \7 g% ?
( w% D4 w9 [+ i' Z* s启海人特别回避“死”这个字,实际生活中死了人说成“人喜了”、“人 老了”,小孩夭折说成“跑脱了”,把办丧事说成是“白马肉”。3 P X# }( \# q6 {
" u% M/ S. J# m7 N- Z/ u' G
其次回避“贼”是小偷,名声不好;“蚀”是做生意亏本,赚不了钱。而这两个字启海人都把它读 成“十”,所以由此延伸,“十大队”、“十村”、“十组”都说成“中心大队”、“中心村”、“中心组”;7 {0 i/ D6 x: b( f) J7 U( b0 q
" s$ x' U; }0 q
把“猪舌头”说成是“猪赚头”,连“海蛰”也说成 “响菜”。
( n; ~; ^. A" f3 k
) p# y; X; P: {6 u! e再次,就是避讳“霉”,日常生活中把煤炭、煤饼都叫做“兴旺”,遇到物品生霉叫做“出兴旺”,平时烧饭就叫“旺饭”,烧菜就叫“旺菜”。
/ t: u) N; b; B0 F* k9 _( a H2 I6 m9 V r+ A
此外, 还避讳说“少”,对存放的米面食物吃完了说“满了”,如锅子里的饭不多了,叫做“巧饭”;在过年或操办婚丧大事时最忌讳说“少”,也不能扫地,因为“扫” 与“少”同音,一定得扫地时,只能从外面往里扫,叫做“囤”;连乞丐讨饭也不说“少”,而说“涨涨”、“再涨点”,这里既有伸手再要之意,又有祝愿主家发财的含义。
. m7 B6 M3 @0 ^1 V* K
; r- p3 f; I; g/ O. w7 p- `这些避讳语既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