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小核”架构已成为PC处理器的共识& c5 c! k7 R) q1 S+ v! b* V- D
! G- t3 U* l3 W. v1 n( b2 h
众所周知,最近这两年“大小核”这一设计在PC处理器领域可以说很是红火了一把。先是Intel的12代、13代酷睿凭借着大小核设计,在性能和能效比方面成功“翻盘”,取得了市场口碑上的主动性。$ `* P5 F3 w% O) h! R. I
0 j q! L. \. ?4 }$ P+ J- T与此同时,虽然AMD此前一直声称自家产品使用的是“全大核”设计,但用过锐龙7000系桌面版CPU的朋友想必就会发现,在其8核以上的版本中,CPU运行频率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被分为了“一高一低”两组集群,而不像以往那样,所有核心的频率都完全同步调整。3 ~- W% Q/ l1 R! x5 }8 S2 X
9 s' N) v3 R) T4 y这还没完,在配备了额外L4缓存的锐龙7000系X3D版本里,7950X3D、7900X3D等双CCD(Core Chiplet Die)型号实际上都只有一个CCD是连接到额外缓存的。为此AMD还与微软合作,在最新版的Windows系统里针对两种CCD核心簇的性能高低差异进行了专门的优化。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大小核”设计。 ( g9 `" z1 L$ W* Q1 J% d ( [. }6 J. A% ?4 N8 o* q& ^3 O, s甚至根据日前的相关爆料显示,在下一代的Zen5架构里,AMD方面可能也会转向更典型、差异更大的“大小核”设计,彻底拥抱这一新的CPU设计思路。 $ e: |) ^0 d' N. K) s . B1 h& `1 z) U1 m! B" H然而在更高端的产品上,“大小核”却被明确拒绝了, W4 w/ {2 s5 d% a% L
" m- p+ `! Y$ r话虽如此,但也不是说所有的PC处理器都在拥抱“大小核”。特别是对于Intel来说,前不久他们刚刚发布了面向超高端PC用户、高性能工作站的Xeon W系列多核处理器,以及全新的第四代至强可扩展服务器处理器家族。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令“大小核”设计受到了一些用户的质疑。 0 }: ]- M6 A+ A/ l( z 1 ~& f2 U- j9 C! n首先,让我们来看看Intel此次的新品。其中以距离普通消费者最近、定位顶级发烧友/高性能工作站的Xeon W3400系列为例,其拥有多达56核心、112线程的规格,同时其中的一些型号甚至不锁定倍频,允许用户自由超频使用。再配上8通道、最高6800MHz的内存支持,使得它在多任务处理、高性能计算、专业内容创建,甚至是超高分辨率的游戏性能上,都将“普通的”13代酷睿i9远远甩在了身后。 8 V3 a) Z- ?5 C6 T0 v: z% h8 O4 L. V" i4 N" E9 R
最为重要的是,Xeon W3400系列的全部核心都是“大核”。也就是说它完全没有采用任何形式上的“大小核”设计,哪怕这为其带来了极其糟糕的基础主频(不到2GHz),以及和更加“可怕”的全核满载功耗(华硕方面直播超频时,单CPU功耗超过了1300W),Intel也对此显得并不在意。 - `) T# r/ D4 o 9 J: S; f+ E" Z6 z就在近日,Intel方面还公开表示,不会考虑为各种工作站和服务器CPU使用“大小核”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会“将P、E核分别保留在单独的服务器CPU中”。也就是说,Intel只打算推出“全大核”或“全小核”的Xeon,而不会有像家用处理器那样去“混搭”。- {8 L+ D; P$ d% R8 u# ?, a
+ k! x& n3 M5 g" _0 `
为何服务器CPU没有“大小核”?需求和成本是关键$ M; p' B8 m Y3 p0 J- q,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