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购买充值卡

     

龙飞电脑工作室|海门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2|回复: 0

[爸妈吐槽] 老师的“戒尺”去哪儿了?原来都被淘宝卖给家长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8-1 17:1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八品 酒鬼

    1699

    主题

    189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19
    发表于 2021-1-13 11: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络互联时代,总是不缺“网红”,这不,这几天小编又在网上“认识”了一位新“网红”,它最近可是受到中小学家长的追捧,这位新网红就是这把小小的戒尺。

    据报道,近日戒尺在网上热卖,品类繁多,价格从1元到2000元不等,其中销量最好的一家,月销量竟高达八千多笔。以前小编讨论过老师的“戒尺”去哪儿了,现在看来,老师的戒尺都被淘宝店家卖给家长了吧。

    广大家长纷纷热衷于购买戒尺,更有调皮家长咨询卖家:“打十八岁孩子该用什么样的啊”?“初一女生适合哪一种”?“能把我家孩子的屁股打红应该买哪一种”?等等。除了做“家法”,还有人买戒尺是为了给孩子长知识,这您听着也新鲜吧?

    那么,家长到底该不该拿起戒尺教育孩子呢?对于老师失去的“戒尺”,也就是所谓惩戒、管教学生的权利,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①戒尺成网红,价格最高上千销量近万

    十多元的戒尺,月销量近万笔
    近日,戒尺在网上热销,记者在网络商城上搜索戒尺,发现品类繁多,有一家店铺打出的旗号是“戒尺打手心打屁股,家法弟子规竹戒尺”,月销量高达8374笔。记者发现,这些戒尺制作精美,长约50CM,上面雕刻着诸如《诫子书》《论语》《朱子家训》《孝经》《三字经》等古代训诫语录。

    在网络商城上,每家店铺都打出了相当响亮的宣传语,什么“戒尺教育勿忘家训”“妈妈的爱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人之初性本善”……甚至还有一家店铺喊出了“为震撼而生”的口号。既有1元钱的普通款——一棍或一竹片,也有雕花刻字的爆款,还有高达千元的“土豪款”,这些琳琅满目的戒尺主要的销售对象是家长们。俗话说“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戒尺的销售行情这么好,看来家长们对戒尺的需求还是很大的,爸爸妈妈们为啥要买戒尺呢?理由还真是五花八门。

    戒尺热销,购买理由五花八门

    做礼品:这样的礼物你敢收吗?
    从网络商城的选购热点可以窥见网友购买戒尺的用途,包括“格调”“送礼”“平安是福”等关键词,还有礼品包装,在消费者的评价中,有不少人都表示购买的目的是送人,“已经是回头客了,不主张体罚,但打手心还是可以的,买了送给亲戚朋友,还挺受欢迎的。”一位家长留言说。

    做教具:文言古训随手拈来
    大多数戒尺上都雕刻着诸如《诫子书》《论语》等古代训诫语录,这样的设计又为戒尺增加了一个新用途——做教具,胡先生不久前在网上也买了一把戒尺,“上面雕刻着《弟子规》,看起来很精美,就花10元钱买下来了。”胡先生透露,当时买下这把尺子的时候,还专门为孩子讲解了雕刻在上面的《弟子规》的来龙去脉,“就当是让孩子增长些知识吧。”

    做“家法”:孩子不听话就家法伺候
    而对于大多数的家长们来说,买戒尺是为了给孩子在家里树立“家法”,对于用戒尺体罚孩子的行为,不少家长在店铺的评论中表示,购买戒尺主要还是为了吓唬孩子,“我在自己手心上先试了试轻重,这样打孩子的时候心里才有数,主要是震慑住孩子,不能总是打。”一位家长如是说。对于用戒尺惩罚孩子打的部位,有家长表示“只打手掌,不打其他部位”,不过也有家长表示:“主要打屁股,因为面积比较大,冬天穿得厚打起来也不太痛,不过天气热了,打起来就会比较痛了。”

    当然也有很多家长表示,买戒尺主要是为了起到震慑作用,“虽然舍不得教训孩子,放在那,也有震慑的作用!”“戒尺主要是起吓唬的作用,不是真的要怎么打!”,中教君在淘宝上按照销量搜到一家店铺,买家评论里很多家长都对购买体验表示满意,有人说“买了戒尺快递到家,孩子一看到戒尺就乖多了”,还有人在评论区留言道“教育孩子终于有顺手的东西了”。

    不管是真打还是吓唬,总之戒尺在这些家长们手中就成了孩子望而生畏的“家法”。

    ②网上热销的戒尺,在教室却逐渐消失
    许多家长表示,购买戒尺主要是以震慑为目的,这样的震慑多少带有点惩戒教育的意味。网上“戒尺热卖”的情况,体现出来的是惩戒教育思维的存在。
    惩戒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让孩子有所改进。孩子做了好事就该得到表扬,若是惹了祸,略施小惩也无可厚非。然而,有趣的是,戒尺重现家庭教育,在教室中却渐渐消失了。

    法律无明确界定,“戒尺”在学校成了烫手山芋
    这里的“戒尺”,说的既是实实在在的戒尺,其实也指老师们手中的惩戒权。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多数教师都认为对违规学生施以恰当的惩戒是必要而且有效的,但实际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教师又大都不敢行使惩戒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截至目前,在“适当的惩戒”和“体罚”的界定方面,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台一个明确的细则。在此种情况下,教师认为“必要而且恰当的惩戒”,很可能就会被家长和学生视为“体罚”,从而导致师生矛盾甚至家校矛盾的产生。

    尽管2009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专设条款,赋予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但何谓“适当方式”,何谓“批评教育”,该规定并未讲明,很多老师在管教学生时,依然非常谨慎。

    北京某中学的李老师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老师,学生上课迟到不敢罚站;家庭作业没做,不敢留堂;就连他们做错事情也不敢批评……‘戒尺’在古今中外由来已久,肯定有它积极的一面。尽管在运用的时候会导致个别的不愉快与极端,但不能因噎废食。”
    学生权利被强化,纪律反而被弱化

    在学校教育的问题上,很多媒体报道也有失偏颇。出现了一味强调学生的权利,而淡化纪律的现象。

    比如之前有新闻报道,某地一所学校一位八岁男同学脏话辱骂一位张姓老师,张老师被激怒,打了这名学生,这位张姓老师已经被调查并承担责任。

    社会在谴责这位教师的同时,是不是也要想一想,八岁的学生是否也欠老师一个道歉呢?

    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当时在媒体的报道中,多是谴责老师的报道,在这场师生冲突中,学生的责任完全被忽略掉,只有一位大爷被采访的时候说:“这个孩子骂老师太过分了,我觉得应该受惩罚”。

    社会的这种偏向性,以及媒体报道形成的舆论氛围,对社会观点会有一定程度的引导,对老师管教学生也会产生一定阻力。

    “戒尺”在教室逐渐消失,也是“改变”的结果
    在中教君看来,教师之所以不敢行使惩戒权,原因很复杂,相关法律、法规界定不明,家校关系处理起来也比较复杂,等等,除此以外,教师惩戒权受限还与以下几点的改变有关:

    教育理念改变,赏识教育大行其道
    现在的教育一味地提倡赏识教育,小心地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理。教师在这种观念的熏陶下,就会对惩戒教育避而远之,谁如果使用这种教育手段,就是教育观念落后。

    社会环境改变,家校关系更复杂
    现在,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媒体,常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学校,动辄对学校、对教师加以指责,学校、教师在此大环境下小心翼翼。

    学生心理改变,如今学生更脆弱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下,在繁重学习压力的挤压下,呈现出了心理脆弱、情绪焦躁等不良现象。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还怎么敢再进行惩戒?

    ③戒尺,家长就能随便用吗?
    在很多专家看来,戒尺能不用,大家还是少用为好。教育教育,以“教”为主不是更好吗?那么,戒尺到底究竟能不能用呢?中教君看到了不同的说法、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可以用,但是要适当
    问题严重时,可以适当使用
    家长动用戒尺惩戒孩子,自然是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候,比如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的时候,诸如偷窃等,就有必要使用。或者是父母或老师已多次提醒他有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规时,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适当进行惩戒。

    即使要打,也要当成一种教育意识
    即使家长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也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除了体罚,还有更好的教育方法

    家长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孩子换位思考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尽可能克制自己不要去打孩子。这时候,家长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

    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家长可以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
    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提倡以说服教育为主
    “戒尺在教育孩子上,也许是存在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对于现在孩子心理普遍比较敏感而言,传统的‘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观念已经不太适用了,而且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所以,还是多和孩子沟通,以讲道理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成都锦江实验小学的沈老师如是说。

    成都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李老师谈到戒尺也笑言,“现在可不敢随便打学生,我也不建议家长通过体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棍棒之下可能确实能教出听话的孩子,但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各位家长,您会使用类似戒尺这样的手段去管教孩子吗?您有哪些管教孩子的好方法呢?身为老师,您对家长买戒尺的这种行为怎么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