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婆”,说的是有人用眼泪赚钱——替人哭丧。其实,这是旧时代沿袭下来的一种适应地方习俗的行当5 K2 y5 C& S, o: F" m
0 ?$ A5 p" ~/ X! O& ^
有人用眼泪赚钱——替人哭丧。其实,这是旧时代沿袭下来的一种适应地方习俗的行当,并不是当今新冒出来的从业现象。4 o. I& k& y" U8 K/ t
! _; a8 w) N/ N* [( l# B e
在海门地区的丧葬礼俗中,家里人过辈了,小辈除了要在其灵柩或灵位前痛哭——通称哭灵,亲友前来吊唁时,还要带着哭泣的声音向来客诉说,谓之“哭腔”。如果与平时的表情一样与之对话交谈,似有“不孝”、失礼之嫌。但有些高龄老人临终前,小辈也尽了侍奉之职,一旦过世,属于情理之中的事,而且要当作白喜事来办,要求活着的人表示多大程度的悲痛,也有点勉为其难。但既然是丧事,就要有点悲痛伤心的气氛,家里人至多只会低声掩面而泣,哭不出“声调”来,于是只得请“哭丧婆”来代哭了。
6 m+ w) `# ?, E4 o: ~6 n: j; }6 s6 C/ X( y
哭丧婆这个角色,一般是40岁上下、身体好、具有一定生活经历、反应灵敏、能说会道的人。当丧家引领亲友前来向死者跪拜行礼时,哭丧婆就要放开喉咙,按来客的身份,边哭边诉说死者的德行,以引起主客双方的哀悼之情,眼泪也就不由自主地淌了下来。越是在这种产生“效果”的场合下,哭丧婆越是卖力地哭,也许是联想到自己干这一行的“苦处”,哭到了真痛处,以致涕泪直流,看起来确实伤心。" ]9 Z/ D% C/ _ J
( {* R: K: d. l, s
请哭丧婆的人家,一种是有点地位、手头比较宽裕的。那些太太、媳妇、小姐,不善于连哭带诉式的“哭灵腔”,但客人来了没有人哭,没有点伤心气氛,是不吉利不周到不礼貌的,于是就请人来“热闹热闹”;另一种人家,虽然并不富有,但因小辈中的女性不多,有些身体也不好,伤心时会哭泣,不像有些人那样伶牙俐齿会哭会诉,于是只能雇人代劳了。哭到伤心处,主人家的人也会声泪俱下地一同痛哭。哭丧婆如果“功夫”过硬,便会很快流传扬名,几乎成为一种“品牌”,以后人家就会点名请她了。
) I8 L0 W7 S& H, r1 L" |4 D! f' t# ?7 X; [: Z
至于现在有些哭婆,用锡剧《孟姜女哭长城》的凄凉曲调来换取别人的眼泪,撇开了死者为哭而哭,除了人工制造一点“伤心”气氛外,有悖痛哭死者的初衷,走向“异化”之路,变得不伦不类了。还有扫墓上坟时也请个哭婆去“伤心伤心”,这种做法已超越了旧时的习俗,实在也有点形式主义,难避摆阔气讲场面之嫌了。
: t- `; X/ t$ `; e# ]
$ ]7 y( Q1 T; { V# J6 o) n9 i' R# _' ^4 e/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