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腊月廿四,是祭灶日,也称过小年,标志着年节拉开了序幕。0 L9 S4 t1 R$ s1 m* j x8 @
祭灶是一项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古时,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三国时的吴人周处在《风土记》上说:“今吴以腊月廿四日夜记。其谓神翌日朝天日一岁事,故前期祷之。”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祭灶日有详尽描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诗写得真实细致饶有情趣,足见古代民风对祭灶的重视、食品的丰盈。
% z' b9 G- Z' g5 E( e/ @. ^; Z 相传,祭灶祭的是东厨司命灶神,人称“灶家菩萨”。虽然他神位很小,却是家家户户最为亲近的保护神。他一年到头把持着全家人的祸福命运,除祛鬼怪作祟,维护家庭平安。因此,人们对灶神崇敬有加,每每家里的重大活动,都不忘要祭拜灶神,连家人过生日的第一碗长寿面也要先供奉灶神。灶神又随时洞察全家男女功过,记录在案,俗话“举头三尺有神明”就是说灶神的时刻监督。到了农历腊月廿四,便是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之日。于是,家家户户举行送灶仪式。
; i7 [1 d" |6 ^) P 以往,在农家老灶头上方大多设有神龛,贴着一幅套色版画灶神像,两边是“上天宣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灶上摆一副盅筷、香炉一个、清香三炷、蜡烛一对、黄钱元宝三十六只、灶家经十卷许。用红糖水调和精白米粉,揉成半白半赭的团子,称为“玛瑙团子”,用米粉捏成的鸡、鹅、秤、锤,一起放在供盘里,还供上糖瓜,柿饼,红枣等名种甜食,寓意为团圆、甜蜜。至于说让灶神吃了甜食上天说好话,这是心中有愧之人的自我安慰,灶家菩萨才不吃这一套:善恶自有报应!* h( T# g: ?* K" ^1 @; G! u/ y
全家人一边祭拜,一边焚化黄钱元宝和灶家经。斟酒三巡,放炮仗三个,送灶家菩萨上天。/ V! B- L/ ]! B y
现在,祭灶的习俗还沿袭着。但大多数农村人家的老房子、老灶头早已拆除,祭灶时只能在煤气灶边设个灶神的祭位,也算对灶家菩萨的一片虔诚了。
0 f' u W0 |% |! r6 Z r/ z% ]3 d
. t, l* v1 O! _# D$ u 总之,祭灶是一个很正能量的传统习俗,如果每个人对“灶神”都有敬畏之心,那营造和眭家庭、和谐社会,便自然而成了。
; N v. p ]4 \$ L0 B&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