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一商业综合体开业,生意火爆。午间两位女同事去轧闹猛,上班时带回来一盒麦芽糖让大家尝尝。7 n. Z" ?8 b; f: t- N
" g/ b6 q5 T G1 j9 `0 D
看到麦芽糖,我马上说:“这不是我们小辰光吃的烂粘糖?”同事一脸迷惑地问我:“什么是烂粘糖呀?”对于80、90后的年轻人而言,他们肯定不知道当年卖糖人挑着担子走村串巷卖烂粘糖的事情。
% r. c- V; ~5 h# C$ y
( c2 e9 U0 C; V% o1 }3 E麦芽糖,当年家乡人叫“烂粘糖”,还是其他什么名字,我向多位年长者讨教过。有人说叫“烂粘糖”,那些烂糊的麦芽糖与木板或刀具相粘,须粘上白粉才能分开。有人说叫“烂斩糖”,卖糖人一小块一小块用刀斩下来的,但吃起来粘牙。也有人说叫“拦脚糖”,孩子们一见到这糖,就馋嘴的迈不开脚了。还有人说应该叫“烂脚糖”,因为大人们不愿意给孩子购买这糖,就编造了一个麦芽糖生产过程的谎言,说是用唾沫颌成,用烂脚踩出来的。
- z1 B0 f1 r X0 d6 Q; ]
+ F% o7 T" V, R1 c; r6 K$ E麦芽糖制作原料简单,在大米当中加入麦芽,然后发酵、取汁、熬制而成的。传统的手工制作麦芽糖可分为:发麦芽、蒸米、熬糖浆、扯糖等四个流程。《诗经·大雅》中“堇荼如饴”,“饴”即饴糖,淀粉做的一种糖,也就是后来的麦芽糖。小小一方糖,走过了几千载春秋。
2 L( ?9 {$ E( }9 q" \5 ]# C
# {3 G4 r A! g: S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水果糖、奶糖之类绝对是个稀罕物,一般农村孩子很少吃到。倒是卖麦芽糖的人时常会手摇拨浪鼓、挑着糖担子出现在村子里,孩子们听到此鼓声,便知可以买糖吃了。
% h- R" G, w( K" l+ `8 a% c I' Q; q
记忆中,卖糖人大多四五十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衣着干净,手臂上扎着深蓝色的袖套;肩上挑着两只箩筐,一头放麦芽糖,一头放杂物;手中的拨浪鼓不时转动着,配合着吆喝声招揽生意。听到有人招呼,卖糖人便停下来,放下担子,现打现卖。他们会戴上手套,翻检“兑”糖的废旧物品,估摸了个大概的价值,然后用锋利的铁凿抵住圆形的大糖块,小铁锤轻轻一敲,“叮当”一声敲下几块大小不同的糖。
2 U% t; y( s% u( f6 m# P! P a$ f* P0 m- @# I9 D) l0 e; K- y* d
那时候,很少有人花钱直接买麦芽糖,大多数人都是以物易物“兑”一点麦芽糖。于是,废铜烂铁、破凉鞋、牙膏壳、玻璃瓶、破布头等等,这些东西都成了孩子们的宝贝,总会千方百计收集、积攒起来,等到卖糖人一来,就赶紧拿出去换麦芽糖。有个小伙伴,家里兄弟姐妹多,实在找不出换糖的破旧物品,看着糖馋得直流口水,结果回家偷偷地将家里两双半新不旧的塑料凉鞋剪断,拿去换糖。那个时候,糖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 X- G; T( q* u6 p. E& B
( j$ q& t% ?3 p
好不容易换到了一块、两块麦芽糖,孩子们拿在手里又看又闻,一时舍不得吃,实在抵御不住诱惑了,才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小口,一股清香甜软在口鼻之间弥漫。( \. J9 [ @* h, U+ {4 Y! K
" j E( G* m1 H- `/ D" {: {1 z麦芽糖富有黏性,一不小心就粘住了牙齿。鲁迅先生曾戏谑,我们的祖宗送灶王爷上天用的就是这种糖,想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灶王爷的嘴粘住过没有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小孩子的嘴被粘住倒是真的。因为我小时候就被粘过,在哭笑中用力扯开牙齿的经历至今有印象。
1 d; |) t$ q3 c+ K! @
0 R6 _6 ~) Z2 t, w( F5 T现在,那些再高档的糖果也很难勾起自己的食欲,但唯有这儿时的麦芽糖,依然让人感觉唇齿留香。/ ~ h3 U4 @ V( y0 S/ I3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