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幹,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热胜则肿”,怎么去理解?
我们先看张景岳在《类经》里是怎么解释,他说:“热胜者,为丹毒痈肿之病”。他就解释非常简单,他认为热气胜,就是热邪,热邪会导致红肿热痛这些表现,其实就是像丹毒、痈肿这些病,这都是发于皮肤的,发于皮肤的一些疽,一些疖子,或者是一些丹毒这一类的病,所以叫做“热胜则肿”。
《素问经注节解》里边讲:“坚实而内著者肿也,火郁不散之所至;虚大而外涌者浮也,寒水壅滞之所生”,区别就讲的是跟下文是呼应的,他说因为热而导致的肿是坚实而内浊,就是你摸上去很坚硬,这属于火郁不散,是里边有火,郁住了散不开导致的,如果是浮肿,他是虚大,摸上去软软塌塌的往外涌的,往外浮的,这属于寒水壅滞,因为寒气而导致,就是下文所说的“寒胜则浮”,跟他是呼应的。
关于热肿和寒浮之间的区别,王冰是这么注解的,王冰注解《素问》注解的比较精当,同时他个人对于中医的理解很精深,说:“热胜则阳气内郁,故浮肿暴作,荣气亦逆于肉里。聚为痈肿之肿矣。”他说“热胜则阳气内郁”,只要是热邪胜的话,阳气就出不来,郁住了,郁住之后,身体局部就“洪肿暴作”,他里边就红肿,甚至是疼。
这就有点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炎症。王冰继续讲:“胜则营气逆于肉理”,他说如果再加重,就是卫气和营气,营气是比较深层次的,卫气是表层的,营气属血,卫气属气,他说营气在里边就逆,逆就是不顺的意思,他在身体里边,在肉理面就不顺,气血就不顺了,不顺就堵那了,就“聚而为痈脓之肿”,就聚在一起,成一个痈疽了。
痈疽可能听众朋友们不太熟悉,在皮肤科,甚至外科经常见,就是一个局部,比后背这个地方突然开始肿起来了,肿了一个大包,有的人肿的就像一个小馒头那么大,里边还是热热的,用手摁一下,还特别瓷实,用手摸一摸,局部的皮肤还特别热,还发红,之后还会疼,这是一开始,然后随着病情的进展,里边就开始化脓,他就软了,然后切开一个口要引流。外科就需要切开一个口,给他引流,把里边脓液、脓汁引流出来,而且要给他进行换药,用上一些消炎药,这个炎症才能下去,这就是现代我们对应的一些疾病,这就是痈疽这种病。在古代也有。
由此我就想到了《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做“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疔、痈、疽,痈疽是没有头的,疔是有头的,他就是有一个小头往外出隆,或者是往外端,这叫疔。痈疽它叫漫肿无头。
这个在《黄帝内经》里边讲的叫做“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什么意思?就是你天天这些肥的,就是肥肉比较多的,就是高脂肪的食物,甘就是甜的,又高脂肪又甜,味道又厚,厚,就是味道特别重,要么就是特别咸,要么就特别辣,这一类的食物吃多了之后火气就大,我们中医学认为这些食物容易产生火,火产生的多了之后,他又壅到身体里边,没地方发,有可能就“足生大疔”,到最后生出一个疔疮来,然后往外发,这就什么?
这就是身体里边五脏寒热虚实的表现,包括寒、暑、燥、湿、风的表现发于身体的皮肤外在的表现。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在诊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外在,尤其是皮肤上的一些问题,可能就是内脏表现发于外在,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顺治,就是顺从的给他治好,引出来,发出来,千万不要憋回去,憋回去的话,这个毒,按照中医学的思路,这毒又给压回去了,不好。
所以中医讲究因势利导,就得给他导出来,不能再给他强硬的压制回去,这就是中医学的一个思路,要开门逐寇,要把门打开,把这个寇,就盗贼赶出去,所以有的时候,很多患者服用中药的时候,他就会有一些反应,吃了药之后可能会拉肚子,可能有的人会呕吐,有人会发汗,有的人以前的病都好了,一吃又犯了,又发出来了,什么原因?
这是可能是通过中药把五脏六腑的气血调理平衡、旺盛了之后,身体内脏的血气待不住了,他得往外走,这就是所谓的“脏邪还腑,阴病出阳”,阴病就是,内脏属于阴,皮肤属于阳,里边的这些毒素它往外走,走到皮肤表面发出来,所以很有意思,就是中医学有一个专门外科的治法,叫移山填海法,这个方法就是通过把内脏的一些疾病,通过特殊的方法导引到皮肤上来,让皮肤往外走,这种方法叫移山填海法。
还有一种是化脓灸的灸法,用的都是这种原理,就是五脏六腑跟皮肤、经络、官窍是相通的,所以通过皮肤关窍的这外在的表现,把五脏六腑的这些问题引导出来,发到皮肤表面,就把很多问题解决了,皮肤表面疾病出来了,内脏的问题就痊愈了,他是用这种方法来治疗身体的,这也是一种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