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23日,很多中国人都忘不了这一天。
那时候,由于连年的通胀,财政部会给部分国债追加“保值贴补”。但那一年,恰好通胀缓解,人们都在猜测:
6月即将到期的327国债,是否会继续得到补贴?
财政部迟迟没有消息,市场却已风起云涌。面对尚不确定的局面,素有“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作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
327国债的保值贴息不可能上调,应该维持在8%的水平。按照这一计算,327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
而当时327国债的市价,浮动在147—148元的高位。基于自己的判断,管金生执掌的万国证券联合高岭兄弟执掌的辽宁国发集团,开始大举做空。
与此同时,以“国字头”中经开为首的资本,开始高调做多。
这场多空对决在2月23日见了分晓。财政部正式发布提高327国债利率的公告,百元面值的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
经此一役,中国第一大券商万国证券被逼进死胡同,面临着数十亿元的巨亏,管金生也因为判断错误,锒铛入狱。
英国《金融时报》把这一天称为“中国大陆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空头痛哭,多头狂欢。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这一天,有一个人也赌对了,并借此完成了原始积累。
他叫戴志康,一个日后金融界呼风唤雨的人物。
1
75亿兑付缺口
2019年9月的第一天,上海公安局浦东分局发布了一则公告:
证大集团法定代表人戴某康、总经理戴某新等人已于8月29日向警方投案自首,并称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设立资金池、挪用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且已无法兑付。
这位戴某康,正是地产大亨、资本大佬戴志康。
平地一声惊雷,一切来得如此迅疾。
在此之前,8月12日,证大集团旗下的资产端公司、主营借贷咨询业务的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被曝暂停业务、解散数千名员工。
同一天,证大系旗下的P2P平台“捞财宝”公告称停止新增业务和停止债权转让服务。
一天之后,戴志康向“捞财宝”投资者发出第一封公开信,表示“有能力实现平台的良性退出”。
紧接着,在8月26日的第二封公开信中,戴志康言辞恳切:对于存量债权资产“有信心可以管到底”。
没成想,这封信发出的仅仅三天之后,戴志康选择向警方投案自首。
焦点汇聚在捞财宝和证大财富。
捞财宝官网显示,其是由证大爱特运营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总部位于上海,股东为已成立26年的证大集团。
据《财经》调查,捞财宝投资者主要有两类:
1、线上渠道来的年轻人,投资额大都在50万以下;
2、线下引流至线上的中老年人,投资额百万元起步。
2021年3月31日,这个轰动一时的案件在上海开庭一审,外界才看到部分真容。至案发时,“证大系”企业累计向35.01万余人非法集资人民币596.66亿余元,未兑付的本金共计人民币75.21亿余元,受害者人数:
2.65万余人。
尽管这2万多人心急如焚,但谁也不知道,投出去的钱还能否回来。
2
上海滩传奇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书读得就少,15岁时才读了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
寒门贵子,这是戴志康在大众面前最早的形象。
1964年6月,戴志康出生于江苏海门,家里几代贫农。尽管家贫,但戴志康天资过人,是个实打实的学霸:
1978年,他考入江苏省重点中学—海门中学;
1981年,他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主修国际金融;
1985年,他考入“金融界的黄埔军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
凭着这份学历,戴志康顺利进入了中信银行行长办公室,任秘书一职。从农家穷小子到同龄人艳羡的金领,戴志康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
按照这个剧本,戴志康也许能在仕途风生水起,成为金融口的重要人物。但戴志康不甘体制内的安稳与沉闷,没过多久便投身下海浪潮。
第一次创业,他选择了海南。那时候,海南经济特区刚刚成立,全岛弥漫着春天的气息。遗憾的是,由于社会经验和资源不足,戴志康的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在短暂的外资银行经历后,戴志康很快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1990年,在研究生同学、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张志平的劝说之下,戴志康回到海南,担任海南省证券公司部门经理。
两年之后,戴志康受命组建中国首家公募基金公司——海南富岛基金,出任总经理。富岛基金首次募集了6000万元人民币,用于炒股和炒房。
没成想,刚成立的富岛基金遇到了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大潮,富岛基金的本金与利润一夜之间跌落深渊。
到了1995年,富岛基金一度亏损过亿元。也正是这时候,几经挫折的戴志康迎来了翻盘的机会。在“327国债事件”中,对赌成功的戴志康赚了几百万,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戴志康的人生开始迎来转机。在随后的股市低迷潮中,戴志康疯狂抄底,在“苏常柴”、“四川长虹”等股票中获利巨丰,并因此被业内称为:
“中国私募教父”。
之后,戴志康改组证大系列公司,成立证大集团并任董事长至今。在上世纪末,戴志康通过投资电广传媒、中信国安、上海梅林等网络股,大获全胜,并成功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之前全身而退。
再后来,戴志康凭着敏锐的嗅觉进入起飞前的房地产行业。在上海,证大集团先后开发了联洋社区、证大家园、水清木华等住宅项目,以及后续的大拇指广场、九间堂别墅、喜马拉雅中心等文化地产项目。
2004年,戴志康凭借17亿的身价,在胡润百富榜中排名57。这一年,马云才刚刚创立支付宝。
在21世纪的头十年,戴志康是上海滩绝对的大佬。
3
致命P2P
功成名就之后,戴志康开始展现“儒商”的一面。
他穿中式褂子和布鞋,热衷文化收藏,还在文化地产上下了大注。为了打造承载自己文化理想的喜马拉雅中心,他付出的代价是:
10年时光和30亿资金。
遗憾的是,情怀终究成了戴志康的拖累。太过“超前”的喜马拉雅中心,没能为戴志康的地产项目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
为了挽回失误,戴志康孤注一掷,以近百亿元加杠杆拿下外滩地王,试图靠这个超大项目一把赚回三个喜马拉雅中心。结果,由于银行信贷无法跟上,戴志康不得不将外滩地王转手。
自此之后,证大集团的地产业务一蹶不振。到2015年,证大集团旗下地产上市公司上海证大(0755.HK)被迫易主,戴志康基本退出了地产业务。
地产折戟,戴志康开始全心投入互联网金融。他多次公开表示:
“金融体系里所有发展方向,我最看好P2P。”
2014年,证大金融的主要网贷平台“捞财宝”开始上线,证大系的“捞财”之旅就此开启。数据显示,到2019年7月底,该平台累计交易金额已经达到296.38亿元,借贷余额49.96亿元,出借人数28031人。
但在证大金融不断壮大的同时,一些问题已经在内部显现。
2014年末,为证大金融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的贺牧被排挤出局,取而代之的是戴志康的侄子戴卫新。但戴卫新的管理能力,在内部很快就被广泛质疑,他甚至无法掌控局面。
任人唯亲之外,戴志康还在出售旗下的证大速贷时犯下了重大的决策错误,并导致证大速贷迅速垮塌,如今早已销声匿迹。
证大金服最早推出的“证大e贷网”也于2017年停止运营。
到后来,证大金服陷入P2P平台常见的问题,频频遭到投诉,涉嫌高利贷以及非法催收、暴力催收。
更重要的是,监管层开始整顿野蛮生长的P2P。密集的政策出台,随着风向趋严,就连昔日最大的P2P平台陆金所也宣布彻底退出P2P业务。
而此时的证大系,现金流已经几近枯竭。但开销却还在增加,仅上海樱花路上的喜马拉雅中心,每年要偿还的贷款利息就超过1亿元。
穷途之后,从承诺兑付到投案自首,戴志康只用了19天。
一代金融大佬,就此跌落。
4
尾声
戴志康的经历,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式金融”的缩影。
南风窗在一篇报道中曾提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金融系统发生了两件大事:
1、金融和财政分家,银行体系得到重塑,它们逐渐成为利润导向的金融机构。
2、随着沪深交易所开市和中国证监会的设立,资本市场开始按照一种特殊逻辑崛起。
如此一来,在中国金融业狂飙的20多年里,每一家民营财团和资本大佬的背后,很可能都站着一家或数家“主力银行”。
获得“贷款特权”的大佬们,在与银行的“默契”下,将贷来的钱投入资本市场,进而分食更大的红利。
戴志康正是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但一辈子都在“追随趋势”的戴志康没有料到,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快。
从2013年前后开始,短短几年间,国内的P2P平台从无到有,高峰时期发展到5000多家。
到了2020年11月,银保监会表示,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完全归零。
褪下互联网创新的彩色面具,P2P的獠牙显露无疑。这个红极一时的互联网理财产品,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无论是证大金服的戴志康,还是厚本金融的陆泳、先锋集团的张振新,他们都用残酷的方式提醒着我们——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再见都不会有。 |